莫提準雖然以靈力檢查過她,但畢竟是個外人,只能打探到丹田裡空無一物,卻不像她內視看得這麼周全。
她保持心神寧和,隨著靈氣潛入丹田。人人此處都闢有氣海,顧名思義是氣之海洋,靈力匯聚之所。修行者將吸入體中的靈氣貯藏在這裡,化作內丹,因此臍下又稱丹田。
她在這裡“看見”的乃是一片霧濛濛的景象,初看小如芥子,細究卻又無邊無際,彷彿什麼都能藏得進去。
不過很抱歉,她在這裡沒有找到內丹的影子。莫提準的判斷沒錯,她的身體與靈氣不親和,不能吸引它們在此久留,更不用說形成內丹。可是她如果曾經吃下鰲魚的龍珠,那東西當中蘊含的靈力可是豐沛得驚人,如果當時沒將她爆體的話,不管能不能被她驅使,珠子就應該留在丹田當中才對。
可現在,這裡空無一物。
足以見得,她當初的推斷很可能成真——鰲魚讓她吃下的,根本不是龍珠!
她再作盤桓,好不容易等到霧汽飄開,才在應該生長內丹的位置上望見了另外一樣東西:
是個印記。
這印記呈現鐵鏽色,在暗紅的氣海中原就黯淡而不起眼,連她這主人都險些漏看了。這時仔細端詳,發現印記的形狀就像一頭縮小了千百倍的鰲魚,只是身形微彎,看起來像是頭尾相連,怎奈它不如蛇一般柔軟,只能做到頭部和尾部相對。
這個姿勢乍看之下很是怪異,然而多瞧幾下卻是越看越順眼、越看越自然,甚至還越看越熟悉。
真是見了鬼了,她在哪裡瞧見過呢?必定不是在這個世界。
馮妙君光顧著出神,不想那一絲靈氣逸出身體,她也從內視狀態中退了出來。
這個印記絕不是龍珠,甚至也沒包含多少靈力。可她並不氣餒,開始練習自己硬背下來的《步仙訣》第二十五頁口訣。從第十七頁突然跳到第二十五頁,這是她有意為之。
這一頁只存在於浩黎大帝的原稿,後世的版本中已經裁掉。
她看的上一頁還強調內視,這一頁講的卻是運轉靈力的辦法。後世之所以棄用,乃是因為它舉用的“抽絲剝繭”之法太雞肋。
正常情況下修行者受靈力滋養而內外兼修,有多強大的靈力就有多強韌的身體來適配它。否則力量還未運到拳頭上就先把自己筋骨撐爆了,談什麼對敵?
而這一頁的“抽絲剝繭”,講的是如何將內丹當中的力量條分縷析,匯出為己用,務求春風化雨,潤體無聲。
其他修行者的靈力運用都是一個念頭的事,如臂使指。但要練這第二十五式,就像你本該拿著消防水管去滅火,結果找來找去只有一根吸管,那能吸得上多少水來?
當然浩黎大帝將它錄入《步仙訣》的本意也不是拿它戲弄人。在他的年代還有無數凶神惡煞遍地走,這法門就很適合奪下強大妖獸的內丹以後慢慢解析其中的力量為己用,畢竟人類和妖怪修成的靈力終有區別,要煉化就得徐徐圖之。
可是放在千年以後的今日,那麼強大的妖獸早遁入深山密林,凡人終生都未必有幸一見,還練這種功法做甚?所以當今流傳的《步仙訣》版本里早沒了這一頁。
馮妙君看到它時,卻是如獲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