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本身物產又很豐饒。燕國吞掉它們之後,貴族們迅速分贓,很快就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意願暫時得以滿足。
哪怕是燕國,六年間接連吃下兩個大國,也是要好好消化很長一段時間的。
就在此時,燕王就急不可待地發動下一場戰爭。
這就像一個人剛吃完大餐,緊接著就去參加百米衝刺跑,胃裡肯定不舒服嘛。
這道理雖然簡明易懂,可是要從燕國無數複雜的表象中將它提取出來可並不容易。
馮妙君是懶得做這種功課的,真正將之成文論述的,是打入燕廷內部的徐陵海。他觀察燕國多年,常將心得寫予女王。
馮妙君每次細看,都有豁然通達之感,再與重臣分享。
傅靈川已經說完退下,馮妙君嘆了口氣:“孤也不願新夏插手燕魏之戰,最好便是燕國知難而退,雙方維持勢均力敵。可惜未來不會盡如人願,我們要做好準備。如若新夏並不參戰,以眾卿看來,這場戰爭誰會勝出?”
說是“眾卿”,她著意看向的卻是傅靈川和王淵,還有一個玉還真。
王淵上前一步:“燕國隱然是當世第一強國,幾乎獨霸南陸,疆域比起魏國更大,良田礦山人口更多,修行者數量亦佔優勢。然此次雙方力量不似燕侵熙時那麼懸殊,戰鬥又在魏國進行。強魏吞併西嶢後也在北陸稱雄,是個強勁對手。燕軍如今初顯疲態,最後怕是要鎩羽而歸。”
馮妙君輕聲道:“新夏這幾年雖然蓬勃,魏國也沒閒著,吞下西嶢後,國力大漲。”魏國採取的方式與新夏不同,直接從西嶢掠走財富補充自己,從而擴大生產、刺激經濟,就如同當年打下安夏後的手段。這也是當今國家的普遍做法,燕國亦然。
不是魏國不想徐徐圖之,而是燕國和即將到來的戰爭留給它的時間太少。它要抓緊一切機會癒合戰爭創傷,並且消化財富、再度壯大自己。
為了與燕爭霸,蕭衍必定傾盡所能。
面對王淵的有理有據,傅靈川只說了一句:“若無變數,燕勝。”就住口不言。
兩大心腹各持己見,馮妙君就看向了玉還真。這位國師笑道:“女王問的是燕侵魏,還是魏侵燕?”
馮妙君大感興趣:“你說起魏侵燕,是指魏國不僅能擊敗燕國,還能向南反攻?”
玉還真聳了聳肩:“如果魏打退燕國進攻,算勝算敗?”
“自然是勝了。”
玉還真又問:“如果魏國趁勝大舉南侵,卻鎩羽而歸,那算是勝了還是敗了?”
眾臣互望一眼,馮妙君沉吟不語。
……
廷議結束後,馮妙君走出殿外,一抬眼就望見了玉還真。
兩女順著花園中的小路並肩而行,一路都聞鳥語花香。馮妙君剛在這裡立都時,國家很窮,宮廷裡連靈石陣法都捨不得投用,只有兩個小花園能保四季常青;一轉眼八年過去,新夏國庫充實,女王本人同樣富可敵國,烏塞爾宮城裡就永遠溫暖如春、桃紅柳綠。
玉還真問她:“女王若有意出兵援魏,我就要先作準備。”她是國師,大軍出征前必然需要調配元力。
馮妙君撣去頭上一片落葉:“不必,且按兵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