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軍挾大勝之威,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高歌猛進,將燕軍打得節節敗退。
說起來這二者的實力可沒有天壤之別,作為抗擊入侵者的一方,燕軍原本不該敗得這樣乾脆。
“是何緣由?”
這時的苗涵聲已經十三歲,唇紅齒白,英氣勃勃,苗奉先和晗月公主這一對俊男靚女生出來的兒子,果然繼承了他們的優良基因,走在路上也時常招來小姑娘們的注目。更難得這小子文武雙全,馮妙君在書房考較他的功課時就特地問到這一點。
他反問道:“我若答對,可有獎賞?”
“你跟太傅學學問,也這般討價還價麼?”馮妙君看著他從小長大,很是疼愛,笑罵一句,“你要什麼獎賞?”
“桃花酒。”他咂了咂嘴,“據說那是御廚私釀,我也想嘗一嘗。孃親那兒有,但她不許我喝酒哩。”
“小孩兒不能飲酒。”她撫了撫他的頂發。
“我不小了!”他梗著脖子,“昨兒孃親還跟爹爹唸叨,明年就要給我尋一門親事!”
孩子長大就如雨後春筍,一發不可遏止。馮妙君看著他有些兒失神,想起自己就在十三歲那年隨著莫提準離開魏國鄉間,前往晉都摘星城,從此開啟一次又一次奇遇。
命運就愛捉弄人,把她最想躲開的人一次又一次送到她面前來。
“王上?”
的確是不小了,她收手笑道:“是麼,涵聲看中了哪家的千金?”
“沒看中,這天下精彩,我還不想成婚!”苗涵聲側頭看著她,“再說,王上也沒成親呢。可見成親不好玩!”
馮妙君無言以對。
她不成親是因為不想麼?非不願也,是不能也!
好一會兒,她才吩咐邊上的內侍:“取一小壇桃花酒來。”
苗涵聲大喜:“燕國虧在失道寡助。”
馮妙君好笑:“難道魏人就得‘道’了?”
“非也。”他一本正經道,“燕國向魏宣戰的三年前才打下熙國,颳走許多民脂民膏,熙人恨透他們了。現在魏國入侵,先踏上原來熙國的土地,熙人肯定幫著他們。我不知道魏人得不得‘道’,反正燕國是失‘道’了。”
馮妙君輕輕鼓掌:“說得好!”
拋開戰爭當中許多複雜因素,魏軍的確得到了熙地百姓和部分修行者的支援,苗涵聲說得無錯。“還有呢?”
“我們新夏也賣給魏國好多物資。可是燕國已經打窮了。”說罷,苗涵聲就拿黑白分明的眼睛望著她,渴望得到肯定。
馮妙君也不吝於誇獎:“你可比晗月聰明多了。”
這還用說?苗涵聲撇了撇嘴,他要是像孃親那麼笨可就完了。
“再依你看來,這場戰爭要持續多久,最後誰贏誰輸?”
這題超綱!苗涵聲小臉垮了下去:“不知道!”除非他比魏王、比燕王都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