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瀾平原上雖然水網縱橫,但月神湖底的溶洞聯通的卻是另一套水體。它和三條地面江河、無數地底暗河都有交匯,最後通往嶢地最南端的禁忌之海。
這條路線,也是不少魚類和水妖的迴遊線路,這些大魚在海里生長成熟,最後還要透過迴遊返回自己的出生地,也就是淡水的河、溪中去產卵繁殖。
可是對魏軍來說,這條水路上的截點太多,燕人是從哪一段下水呢?最重要的是,燕軍根本還未攻打到嶢地呢,又怎麼能在這裡行走如入無人之境?
這個謎團,雲崕和魏人是不會費大力氣去解開的,畢竟現在燕人已經搶佔了滄瀾平原,魏國要全力準備開春之後的戰鬥。
不過隨後馮妙君就在另一封私人信件中找到了答案。
它來自徐陵海。
這人現在正在燕軍駐熙地的大本營中。由於才幹出眾,數年來兢業如一日,他已經被提拔作樞密副使,掌管大量軍機。
根據徐陵海送來的密信,燕軍並沒有直接踏上嶢地,而是從它南邊的鷹嘴灣口潛入。
馮妙君看到這裡,鳳眼不由得眯了起來,面上閃過恚怒之色。
鷹嘴灣與其南部的系列群島從來不歸從前的嶢國、現在的新夏所有,而是一個鄒國的領土。這個國家很小,但是疆域一半在陸地,一半在海上,群島提供了很好的戰略緩衝,如嶢國這樣的大國想要吞併它就得花很大力氣。
可它又沒有甚特別的價值,值得大國攻佔,除了豐富的漁獲。另有一點,這樣的小國、小勢力在禁忌之海的沿海地區星羅棋佈,哪個大國都放任它們自生自滅。
鄒國地盤不大,不可能對幾萬燕軍的到來毫不知情。可見,雙方是勾結在一起了。
徐陵海的信中也提到,海邊通往月神湖的水底秘道,也是鄒國提供的情報。燕國贈與鄒國黃金千兩、白銀二百萬兩,法器若干,就得到了在鷹嘴灣行動的單次特權。
配合分水戟自帶的分水特效,數萬大軍就能循水路繞去魏軍後方,悄然來一次神兵天降!
在兩軍對壘的局面陷入僵持時,任一方想要勝出就需要奇謀。馮妙君也佩服燕王和他身邊智囊的高招,想使出這種辦法不僅得特別有錢,能砸得人家頭暈腦脹,還得有強大的想象力。
不過令她惱怒的是,鄒國明明就是新夏的附屬國,從她當上女王不久,這個小國就向她稱臣納貢了。
燕國和新夏之間的過節,以及新夏對於燕國的態度,鄒國是一清二楚。
作為附屬國,甚至在宗主國打仗時也要協同出兵。現在,它卻向燕國示好,那即是插手燕魏之爭,也捲入了新夏避之惟恐不及的麻煩之中。
這是置它的宗主國於何地?並且燕國可以收買它一次,自然也可以多收買它兩次。
下一回燕國如果想對付新夏,鄒國會站在哪一邊的立場上呢?
還有一個好大麻煩:鄒國的領地離新夏很近了,如果燕國今後以此為跳板,是不是也能深入新夏內陸?這是馮妙君最不願見到的局面。
傅靈川聽說始末,皺了皺眉:“是該給鄒國一個教訓。新夏的軍隊許久沒有出戰,正需要熱身。”
燕王這是抓到了魏夏協議的漏洞。鄒國只是新夏的附屬國,主權完整,協議並不能約束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