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妙君心裡一動:趙允又去應水城,可是有所發現?“他什麼時候去的?”
“八月十五,以及臘月十五。”呼延備道,“去年秋天恰好有修行者趕路經過,在那裡歇腳,結果被燕人驅趕,雙方起了口角。修行者被殺了兩個,剩下一個僥倖逃出來,將這事兒說了,否則大概誰也不曉得那裡還有人活動。”
應水城荒廢數百年,人跡罕至,能有什麼東西值得燕人頻頻偷訪?馮妙君從雲崕那裡聽過浩黎帝國和應水城的舊事,第一個念頭就是燕王想尋找的,莫不是消失的天魔?
三百年前天魔襲擊應水城,其實是它們在試圖衝破封印、重返人間。不過那回浩黎帝國算是成功了,天魔一族只逃出來漏網之魚。那麼問題來了:
時間過去了這麼久,天魔一族今安在?
人間至今未迎來天魔大規模肆虐的可怖災害,可以不可以認為,天魔依舊被困在域外,還沒有重返人間?
“呼延將軍的看法呢?”
“老臣不知。”呼延備回答得謹慎,“應水城這幾百年來被洗劫過無數次,不應再有什麼東西值得燕王重視了。”
“知道了,退下罷。”此事涉及燕王,馮妙君知道他不敢憑空猜測,遂將他揮退。
看著呼延備的背影消失在門外,她也是長長透出一口氣來。
她對呼延家的處理最後依舊是網開一面,並非她心軟。除了從國內大局出發考慮,她也深諳人的心理,那就是陷入絕境之後必定破釜沉舟,恨不得拼個魚死網破。呼延家畢竟在西北樹大根深,要是她處死了呼延備祖孫再想清剿呼延家滿門,那可不知要花去多少功夫。
新夏的和平來之不易,她要努力避免的不僅是國戰,也有區域間的衝突。
畢竟,留給她和新夏的時間其實不多。
¥¥¥¥¥
時間推移,寒冬終於過去,天氣一天天轉暖。眼看著,女王的十八歲生辰在即。
去年歲宴,各國使者雲集烏塞爾,甚至魏國和燕國分別派出了國師雲崕與十九王子趙允擔任使者,國際風雲齊聚新夏。
今年,馮妙君卻不打算再這樣興師動眾。她也有充分理由說服王廷中的那些老頑固一切從簡,因為此時新夏西部的局勢真算不上太平:
呼延家已經為自救而行動,勸服了黎家上交兵權;史家卻沒有那麼聽話了,兩家關係擦槍走火,升級到兵戎相見,所以呼延家現在正代替王廷平叛,女王無心操辦歲宴也是常理。
自從呼延家掉過頭來替王室辦事,各地門閥的聲音忽然小了下去。連領頭羊都突然倒戈,眾人始知大勢不可違逆,多數也就死心塌地,安份下來。
馮妙君要的,就是這樣的帶頭效應,這比王廷的三令五申要有用得多。
這些日子以來,她又去過幾次松溪別院。傅靈川避了她兩次,最後一回要出府,結果硬是被她堵在了門口。
這時她坐在一輛灰色馬車裡,車門開著,傅靈川就見到女王對著他笑意盈盈。
她身著淺褐緊襖,腳蹬小蠻靴,穿戴比他還利落,看來已到市集走過一圈了。只是她身材太好,這麼簡單的衣著硬生生被她穿出了曲線玲瓏來,尤其貼身的褲子勒出一雙長腿的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