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起,就算兩者之間相隔一條清河又如何?
畢竟清河只是清河,然而這秋風送夾雜得卻是天地秋風,秋雨,那種飽含天地之力的一刀又豈是僅僅一道清河便能隔開?
秋雨化作的刀猛然斬開了那條清河,清河從中間斷開化作無數灘清水散落在空巷之中,竟是瞬間讓這空巷填滿了清水,化作了洪澇。
於此同時,蘇啟的刀也與孫浩天的劍也觸碰到了一起。
為何說觸碰,因為刀鋒與劍鋒並未相擊,只是兩股力量,秋風秋雨與清河相撞,然後洪澇了這一方空巷罷了。
蘇啟刀勢一變,一刀兩斷!
既然撥開了清河,自然一刀而山,斬斷你清水劍的攻勢!
這一切行雲流水,蘇啟可謂做的非常之好,那一刀,從下往上提起,重新卷席起空巷中的洪澇,真正的沖天而起。
孫浩天劍拔出,眼見一刀而來,神色冷冽,一步而出,雙手握劍,不急不慢,刺出。
他的動作看似慢但實際太快,因為你看到的皆是殘影,當你看到他的劍,他的殘影還停留在那洪澇之中,但是他的人已經到了蘇啟身前,他的劍已經朝著蘇啟胸膛刺去。
你只聽到了一聲清河滾滾的流淌,他的劍便已經刺到他的胸前。
這是孫浩天最快的一劍,劍越清河,你我之間多出一道清河,那麼我越過,便可刺你一劍,如此瀟灑。
可惜,他們之間相隔的不僅是清河,還有一柄刀,太宗陛下的赤刀,蘇啟的赤刀!這柄刀可比那條清河要犀利的多,因為太過霸氣!
氣息沖天而起,也只能用沖天而起才能形容赤刀的霸氣!
刀太過霸氣,霸氣的連孫浩天這知命修士都只能側身,因為他不敢硬接此刀,可能是因為這柄刀實在太過霸氣,太過傳說,所以他生怕這刀,除了刀之外還有些其他的!
側身過去,蘇啟從下而上的刀方向便變了,因為孫浩天這一側身瞬間便到十丈之外,破開了自己籠罩其的刀域。
蘇啟知曉了孫浩天的意圖,所以他的刀更快了,瞬間斬下,斬出兩斷!
一刀兩斷本是一式,一刀往上提起,兩斷一斬而下,一刀兩斷!斬斷萬物!
這便是屬於霸刀李霸天的霸氣!就是一式,兩刀!一刀兩斷!霸氣得可斷萬物!
孫浩天其實走入空巷後看到蘇啟便不想與其纏鬥下去!
不是因為要趕去庭獄支援,也不是覺得自己不敵蘇啟!而是不想,也是不敢!
堂堂一位知命修士如何能用不敢來說?只因他真的很老了,他比明宗陛下還要老得多,他的歲月已經沒有幾許可以消耗,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堅持到新皇登基。
他是孤注一擲,因為沒有其他可能,沒有其他希望,但是倘若他先死呢?孫家沒有一位知命修士幫助三皇子呢?
那麼,註定要退出這次逐鹿,而且這朵脆弱的秋梅,必然會被分割,沒有孫浩天的保護,面對如此多的怒火,那孫家血脈還能剩多少?
所以他必須在保證自己活下來的前提下儘量多為三皇子做些事。
對的,這有一個前提,自己必須活著!
不論庭獄中是誰截獄,只要自己到了庭獄,攔下那人便可!與蘇啟糾纏,就算不死,被砍上一刀,相互重傷?得不償失!
他想的如此好,但是卻忽略了蘇啟必殺他的心意!
蘇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攔下孫浩天便可,他來到空巷抱著就是必殺孫浩天之心!
因為抱著必殺他之心,所以秋風送後便是一刀兩斷,最強的一刀兩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