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
月光融融,如水似鏡。
姜朝,汴州。
汴州是個如墨如畫的地方,小橋流水人家,似乎每一處景物都透露著纏綿詩意。
疏離淡漠的薄煙籠罩小鎮上空,白牆黑瓦的樓房有人影搖曳,水榭亭臺,錯落有致。
這是個文人墨客時常流連的小鎮,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
小鎮居民大多都經歷過慘絕人寰的亂世,他們對如今的生活異常珍惜,時刻以微笑面對。
某日,這座小鎮來了一家三口。
男的,雖然上了年紀,眉眼依稀能看出年輕時候的風采,溫文爾雅、端方君子。
女的,年紀和男子差不多少,往那兒一站,氣場鋪開八米二,端得是英氣逼人、瀟灑風流。
至於那個繼承父母優點的俊雅少年,五官精緻,宛若神賜。
一家子顏值賽神仙呀。
小鎮居民都是普通人,偶爾見到個五官端正的都驚為天人,更別說是真正的神仙人物。
這戶人家在小鎮落戶。
男人在街頭開了一間書社,販賣筆墨紙硯、琴棋書畫或者其他小玩意兒。女人平日無所事事,要麼騎馬遊街,要麼杵在書社,目不轉睛地看著男人,直把對方看得扭過臉為止。
雖說這對夫妻怪了點兒,但不妨礙小鎮居民盯上他們的兒子。
城東盧員外膝下只有一女,生得魁梧彪悍,面貌醜陋,性情潑辣彪悍,壯漢看了繞道走。
盧員外為女兒的婚事愁得頭髮都要掉光了,偏偏女兒不在意,依舊我行我素。
眼瞧女兒年紀快要跨過二十大關,盧員外心一狠,牙一咬,決定招贅婿!
女婿捏在自己手裡,還怕他生出么蛾子、嫌棄女兒?
偏偏盧員外平日裡名聲不好,女兒又是個鬼見愁。
哪怕是乞丐也不願意當他們家的上門女婿。
正當盧員外打算將眼睛轉移到臨近小鎮的時候,那一家三口進入了盧員外的視線。
“爹爹,女兒非他不嫁!”
盧員外的閨女有眼光,一眼就瞧中那個年方十八的俊美少年。
“成!爹爹今日上門為你提親!”
盧員外一拍胸脯,滿口應下。
八月十五是舉國同慶的團圓日,百姓大多早早關了門鋪,唯獨街頭那家書社還開著。
“福壽今日又去哪兒野混了?”
當盧員外帶著冰人上門提親,遠遠聽到那家女子大大咧咧坐在櫃檯上,扭頭問裡面的男子。
男人含笑回答,“還不是為了躲著你?”
這人實際年歲早已超過五十,但光從外貌來看,好似不足四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