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徽音的到來給了羅馬公主狄奧多西跟金勝曼很大的壓力。
因為馮徽音是正兒八經的世家貴女。
而兩人確實外邦之女。
即便是在外邦地位顯赫,可放在大唐,就不同了。
嚴格來說,假設李承乾成為皇帝,太子妃蘇玉兒自然是皇后,而貴妃即便是有四個,也輪不到狄奧多西跟金勝曼。
就現在來說,冊封上,雖然都是太子側妃,但這側妃的等級也是不同了。
後宮等級森嚴,這其中相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是真正有品級的。
馮徽音過來沒兩天。
李承乾就把紡織廠這邊的事情交給她去處理。
畢竟紡織這塊,都是女工為主。
而在刺繡方面,馮徽音作為大家閨秀,自然也是極其精通。
貞觀十八年九月。
隨著第一批棉花成熟,大面積的採摘開始。
紡織廠也是真正的動了起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後,大部分女工在業務這塊,還是比較熟練的。
李承乾暫且沒打算打造多麼高階的棉衣。
製造紡織廠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能夠讓棉衣能夠更加普及大眾化。
不至於在冬天凍死太多了。
不僅是百姓這塊,軍隊對棉衣的需求也很大。
可以更好的避免冬季行軍帶來的死亡率。
大軍隊作戰,除了嚴格的紀律外,就是要看軍備了。
良好物質條件,才能生產出強軍來。
“殿下,晉王已經來了半個多月了。”、
書房中,內侍文忠小心的提醒道。
倒不是為了晉王,更多是擔心壞了太子的名聲。
李承乾問道:“這段時間,晉王都在做些什麼。”
對於晉王的處置,也沒有說強行對他進行自由的限制,除了火藥這塊,想去哪就去哪。
文忠小心回道:“晉王多是去看棉花。”
李承乾想了想,道:“也是差不多了,明日安排晉王覲見吧。”
文忠恭敬回道:“是,殿下。”
——
紡織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