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聚集,也是因為一些大臣,不想跟著扶余義慈去送死。
另一位將軍輕輕嘆了口氣,點頭附和道:“是啊,我等兄弟死傷慘重,再如此下去,百濟的百姓亦將生靈塗炭,整個海東都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依我之見,莫如投降大唐,或許還能保住眾人的性命,也可讓百姓免受更多的苦難。”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但又擔心貿然投降會遭到扶余義慈的嚴懲。
畢竟,扶余義慈一直強調要與大唐決一死戰,對投降之人絕不會手下留情。
這時,為首的將軍環視眾人一圈,壓低聲音道:“我等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謀個萬全之策。大王已然鐵了心要決戰,我等若直接投降,他必定全力阻攔,甚至會殺了我等。所以,我等只能趁其不備,將他控制住,然後向唐軍投降。”
眾人聽後,皆覺此計可行,但又擔憂行動失敗。
於是,他們開始詳細商議行動計劃,從如何避開大王親衛,到如何在不驚動他人的情況下突襲扶余義慈的大帳,每一個細節都反覆斟酌。
“我等宜選在夜裡行動,夜裡守衛相對鬆懈,且扶余義慈亦在熟睡之中,警惕性會降低。”一位將軍說道。
“不錯,但我等亦要小心,切不可讓訊息走漏。一旦被發覺,我等皆將死無葬身之地。”另一位將軍提醒道。
經過一番周密商議,他們終於制定好了計劃,事不宜遲,決定在今夜行動,趁扶余義慈熟睡之時,突襲大帳。
其實,扶余義慈並非毫無察覺。
這幾日,他在軍營中巡視時,總覺有些異樣。
將士們見他時,眼神躲閃,不復往昔的敬畏與忠誠。而且,他還發現一些士卒在私下裡交頭接耳,見他過來,便立刻閉嘴,神色慌張。
但他一心只想與唐軍決戰,將這些異常皆歸結為將士們對戰爭的恐懼,並未深入探查。
扶余義慈未意識到危險正一步步逼近。依舊全身心地投入到備戰之中,日夜謀劃著如何與唐軍決一死戰,如何在絕境中為百濟謀得一線生機。
終於,到了夜晚。
月色如水,灑在百濟軍營的每一個角落,將整個軍營籠罩在一片銀白之中。
那幾位心懷反意的將軍,率領著一隊精心挑選計程車卒,他們身著黑衣,臉上蒙著黑布,只露出一雙雙堅定的眼睛。
他們悄然朝著扶余義慈的大帳摸去,腳步輕盈而又謹慎,未發出一絲聲響。
大帳周圍的守衛,有的已被他們策反,見他們過來,只是微微點頭,便放他們過去。
而那些未被策反的守衛,則在不知不覺中被他們迅速而無聲地解決掉。
當他們來到大帳前時,扶余義慈正在帳內熟睡,鼾聲陣陣。
他絲毫未察覺到外面的動靜,依舊沉浸在自己的夢鄉之中,或許在夢中,他還在指揮著百濟的軍隊,與大唐展開一場激烈的戰鬥,最終取得勝利。
為首的將軍一揮手,士卒們迅速衝進大帳。扶余義慈從睡夢中驚醒,還未及睜開眼睛,便覺有幾雙手死死地按住他,將他從床上拖了下來。
他驚恐地睜開雙眼,見眼前一群將士,心中頓時明白髮生了何事。
“你們.你們竟敢背叛本王!”
扶余義慈憤怒地咆哮著,眼中幾乎要噴出火來,他拼命掙扎著,但被綁得結結實實,動彈不得。
“大王,我等亦是為了百濟的百姓,為了兄弟們的性命。如今再戰下去,唯有死路一條。我等不想再看到更多的人死去,不想讓百濟的百姓受苦。”
為首的將軍無奈地說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愧疚,但更多的是堅定。
扶余義慈咬牙切齒道:“你們這群懦夫,為了一己之命,竟然背叛百濟,背叛本王!我百濟的顏面都被你們丟盡了!爾等必遭報應!”
旁邊的一名士兵冷哼一聲:“我看是跟著大王,才會遭報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