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永恆的盟友。
新羅親唐,也不是一開始就是的。
早前新羅高麗聯合,對付百濟。
後來高麗強大了,新羅聯合百濟對付高麗。
再後來,高麗跟百濟一合計,要分吞新羅。
新羅沒辦法,這才派遣使者,臣服大唐,請求大唐出兵攻打高麗。
到現在,新羅背叛大唐,也沒有多少心理負擔。
實際上哪怕是現在,新羅國內也有兩大政治勢力,親唐派跟反唐派。
由於現在大唐太子的強盛,親唐派站不住了,成了清一色的反唐派。
“好計策,完全可以雙管齊下。”
“大唐太子這般跋扈,目中無人,也是應該得到一些教訓了。”
“但我等首先,還是要按照大唐太子的吩咐行事,暗中聯合百濟,臨陣一擊,說不定還能俘虜大唐太子。”
金春秋首先就對此肯定,而且越想越覺得靠譜。
兩個計策,完全可以一起行動。
甚至金春秋還打起了大唐太子霹靂火的想法。
如果能俘虜大唐太子的話,那他們就能有霹靂火了。
不得不說,前景遠大。
況且就現在來說,成功機率很高。
按照現在的情況,大唐太子應該不會派遣出太多兵力,而他們有十萬兵力,外加聯合百濟,倭國。
數十萬兵力,對付大唐太子幾萬兵,還怕不能贏?
金德曼有些遲疑。
沒敢直接下定決心。
倒不是她對大唐有多忠心,而是一旦這樣做的話,一旦失敗,新羅可就要步上高麗的後路了。
真能俘虜大唐太子嗎。
要知道大唐可不是隻有一個太子,還有他們的皇帝在啊。
屆時又來一次東征,大唐皇帝派遣數十萬兵力,又怎麼能抵擋。
也許是看出了女王的遲疑。
金庾信這個時候開口道:“大王,如果能打敗大唐太子,那麼我們就能把現在高麗的疆域,全部都搶過來。”
“高麗如今各地皆反,只要我們許諾恢復他們的貴族身份,就必然能得到他們的效忠。”
“憑藉我們的實力,自然不可能完全吃下高麗,但可以邀請百濟,倭國一同。”
“唐軍主力現在已經班師回朝,大唐皇帝跟太子有所矛盾,短時間內,必然很難再次發動東征,這就是我們當的機會。”
“當年高麗尚且能抵抗隋朝百萬大軍,若我新羅聯合百濟,倭國,為何不能抵擋大唐。”
“有倭國之助,也能阻擾唐軍從海上行動。”
金庾信是個很有軍事經驗的統帥,從戰爭的角度上看,三國聯合,再加上高麗如今的殘餘力量,只要打敗了太子後,緊緊抱團,大唐也奈何不了他們。
金德曼動搖了。
金庾信是她最為依賴信任的大臣,他都這麼說了,自然是能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