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站在朝廷上,振振有詞。
太子造煤礦廠,十座煤礦,要招近十萬人。
水泥廠這邊已經有一萬多人了。
東征又徵召了四十餘萬民夫。
這裡就有五十萬左右的壯年勞力,從種田離開。
大唐以農為本,如此大量勞動力的缺失,對於今年的秋收,本來就已經是極大的負擔。
現在陛下你還要招工,開出的條件還這麼誘人,這不是讓百姓們棄農從工嗎。
如此以往,糧食減產,漲價,大唐盛世就此斷絕。
這番話引得群臣認同,對於聖人的提議一致反對。
甚至還有人提出,要對太子的煤炭廠進行裁減,還工於農。
蜂窩煤雖然好用,可畢竟比柴火要貴,使得百姓負擔增加。
眼看群臣越說越離譜,氣得李世民直接宣佈退朝。
“若太子在就好了。”
李世民突然有些懷念太子在的好處了。
畢竟太子透過太子教令,繞開朝堂,自己開煤炭廠,水泥廠,招收工人。
這完全是屬於合法買賣,群臣即便有所怨言,也沒有辦法去阻止。
張阿難聽到這話,心裡頭突然有些緊張。
他查太子謀反的事情,都已經查到關鍵之處了。
也許要不了多久,就能把整個真相還原出來。
現在陛下突然念著太子的好,那自己還要查下去嗎。
這讓張阿阿難的內心,多了幾分糾結。
——
房玄齡倒是不糾結了。
在知道張阿難查太子謀反後,整個人都變得輕鬆下來。
針對太子的一系列事情,反正他是沒有打算再繼續了。
對於房玄齡來說,這無疑是全身而退的最好時機。
仔細想來,到現在為止,哪怕是說掌控了部分證據,但他一直沒有發動對太子的攻勢。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暗地裡進行的,即便是說太子有所察覺,可太子也沒有證據啊。
到了現在這個情況,是房玄齡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反而有些慶幸自己的優柔寡斷。
如果不是因為遲疑猶豫,又怎麼能等到這個機會,從太子與魏王鬥爭的漩渦裡跳出來。
“父親,咱們就真的這樣,什麼都不管了?”
“若能助魏王奪嫡,咱們房家必然能更加壯大。”
房遺直覺得有些可惜,畢竟為了揭露太子謀反,耗費了如此之多的心力,人脈,關係。
臨到頭了,只差半步就能成功。
父親卻突然全盤放棄。
房玄齡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只看到了好處,卻沒有看到這裡頭的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