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心而論,李承乾現在是不想起兵造反的。
一旦起兵。
首先就是放棄東征高麗。
已經前往高麗的大軍,必然要立即迴轉。
侯君集那邊肯定是要跳反的,如果房玄齡已經知道了侯君集的事情。
那麼二鳳就會安排另外幾路大軍,圍剿侯君集。
整個河東地區,都要化作戰場。
李承乾奪取了魏王的兵馬後,就要去洛陽。
加固城防,招兵買馬,無數的大唐兒郎,都要被捲入到這場父子間的戰爭中去。
輸贏暫且不論,目前的繁華肯定要化作泡影。
大量的勞動力被抽調,隨之帶來的,就是農田無人收割,百姓家庭破碎。
為了支撐戰爭的巨大開銷,沉重的賦稅和徭役落下,稍微有些盼頭的日子就此結束。
若是拖到第二年,天災無人管,因今年的戰爭所牽扯,必然會導致饑荒。
商業停滯,社會動亂,律法不存,盜賊橫行,人不如狗。
不管是誰贏了,首先面對的,就是這滿目瘡痍的破碎江山。
況且大唐內戰一起,周邊各國必然伺機而動。
首先就是高麗了。
高麗已然備戰,定然會趁此機會,聯合百濟,瓜分新羅的同時,南下入關,大唐遼東一地,根本無力對抗。
西突厥,薛延陀,鐵勒諸部,必然會趁機機會,馬踏中原。
契丹,倭國,吐蕃等國,誰不想在大唐的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堅持兩年對李承乾來說不難,甚至還有反攻長安的可能。
可兩年後呢。
原本就不過千萬的漢人,又要大幅度銳減,可能會有數百萬人,死在亂世之中。
就像是安史之亂那樣,一場香積寺之戰,葬送大唐所有精銳。
誰輸乎。
誰贏乎。
房玄齡為何不敢在這個時候告密,甚至還要阻止魏王。
是因為他能預見到,一旦太子起兵,會對好不容易有些生氣的大唐,造成多大的損失。
謀反,只需要八百人。
造反,是數十萬,乃至於數百萬人參與到其中的戰爭。
這也是為什麼都到了這個情況上,李承乾依舊是假裝稱病,而不是直接造反的緣由所在。
眼看就要到日落了。
宦官這邊等不及了,他還要趕在宵禁前回去覆命。
只是剛想走出營帳,就被門口的衛士給攔了下來。
蘇定方聞聲過來,問道:“天使為何這般慌張?”
宦官問道:“太子殿下醒了嗎?”
蘇定方微微搖頭:“太子喝了藥,正在休息,還不知道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