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坐在椅子上,不由感嘆道:“太子這椅子,正是好啊,現在辦公的時候,輕鬆多了。”
“公廨的官員如今當值時,都在說著陛下的好,給大家都配上了這椅子坐。”
李世民看到侯君集進來,放下手裡的文冊。
“看來你挺喜歡的,家裡也安置上了吧。”
“臣可是打造了許多呢,各個屋子裡都配了,尤其是讀書的時候,感覺方便多了。”
李世民笑道:“讓你多讀書,肯定是有用處的。”
“現在不就要用上了嗎,高麗的事情,可是都知曉了。”
侯君集道:“都知曉了,在臣看來,太子的話不無道理,這高麗本就要打,早打晚打都是打,那還不如趁早了。”
李世民點頭道:“朕也是這般想的,此次叫你過來,就是想跟你聊聊打高麗的事情。”
“如今李衛公他身子不適,都是早些年在戰場上留下的暗傷。”
“那高麗山高路遠,朕擔心李衛公這身體受不住,因此朕思來想去,這打高麗的重任,還是要落在你肩膀上啊。”
侯君集聞言,神色一肅,連忙起身拱手道:“陛下如此信任臣,臣必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重託。”
“只是高麗之地,地形複雜,氣候多變,且其兵強馬壯,不可輕視。臣雖有信心領軍作戰,但還需陛下給予充分支援。”
李世民微微頷首,道:“朕自然會全力支援你。你且說說,此次出征高麗,你有何具體方略?”
侯君集沉思片刻,道:“陛下,臣以為,此次出征高麗,當以穩紮穩打為主。”
“先派遣探子深入高麗境內,瞭解其地形、兵力部署等情況。”
“而後可分兵多路,從不同方向進攻,使高麗軍隊難以兼顧。”
“再是要充分利用我大唐的水軍優勢,從海上對高麗進行攻擊,以打亂其防線。”
李世民聽後,微微皺眉道:“分兵多路,雖可使高麗難以應對,但也容易被其各個擊破。且水軍作戰,風險較大,若有閃失,恐影響全域性。”
侯君集道:“陛下所言極是。臣之方略,只是初步想法,具體作戰方案,還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不過,臣以為,此次出征,關鍵在於速戰速決。”
“高麗之地,遠離我大唐本土,糧草補給困難。若戰事拖延太久,對我軍極為不利。”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你說得有道理。那你認為,此次出征,需要多少兵力?”
侯君集道:“陛下,高麗雖兵強馬壯,但畢竟是小國。臣以為,有十五萬大軍足矣。其中,步兵十萬,騎兵三萬,水軍兩萬。再加上糧草輜重等,當可一戰而定高麗。”
李世民沉默片刻,道:“十五萬大軍,不是小數目。且此次出征,耗費巨大,朕需好好斟酌。”
“對了,魏王的事情,你可是聽說了。”
侯君集不由道:“魏王在長安城聲勢這般大,臣自然是聽說了。”
李世民道:“如今魏王麾下,多是世家精銳,可謂兵強馬壯,屆時攻打高麗,可為主力先鋒。”
“當然,魏王身子弱,你要多多注意,若是傷了一根毫毛,朕拿你是問。”
侯君集聽到這話,眼神閃爍。
自然是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這是要讓自己,多多消耗世家兵力啊。
至於魏王的事情,侯君集也沒太過上心,怎麼打都不可能輪到魏王上場,有什麼危險可言。
“臣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