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上的內容,讓李世民原本難看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李承乾則如一開始那般波瀾不驚。
這些信件他當然早就檢視過了。
當初賜死紇幹承基後,李承乾就想過一個問題。
歷史上,李承乾謀反的事情敗露,自然是紇幹承基。
可齊王李佑的謀反,怎麼就牽扯到紇幹承基了呢,而且在那種情況下,連太子李承乾都保不住。
紇幹承基是太子心腹衛士,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包括李世民也知道。
如果不是參與得太深,被定義為從犯,紇幹承基也不可能為了自保去出賣李承乾。
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紇幹承基是真正的參與到了齊王李佑的謀反裡面。
否則他又不是傻,幹嘛要去出賣太子。
在賜死紇幹承基後,抱著這樣的想法,李承乾就讓人搜查了紇幹承基的房間,果然在隱秘的角落裡,找到了這些信件。
保留信件這樣的行為,簡直是跟賀蘭楚石如出一轍。
紇幹承基是真該死啊。
從信件裡的內容上就可以看出,他主要的聯絡物件,其實不是齊王李佑,十多封信件裡,齊王李佑的信件也就只有一封。
裡面的內容,無非是給他畫餅,承諾如果事成之後,將如何如何。
更多的往來,是跟齊王李佑的舅舅,陰弘智之間的溝通。
透過信件內容,最早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兩年前。
也就是說,兩年前紇幹承基就已經背叛了太子,暗中投靠到齊王李佑那邊去了。
“阿難,傳朕手敕,立即帶人去將御史中丞陰弘智,給朕抓來。”
“勾結叛亂,蠱惑親王,狼子野心,罪不容赦。”
“枉費朕這般多年對他的信任。”
李世民牙齒咬得嘣嘣作響,這次可不是嫌疑什麼的,證據就在他的手上,可是真正意義上的謀反大案。
而且從信件裡的內容能判斷出,謀反之事並非今日才準備,而是陰弘智已經為此準備多年。
招兵買馬,勾結軍中將領,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朝廷之中,已然不知多少人跟其暗中合謀。
李世民是很容易相信他人,心腸軟,很少行殺戮之事。
但這次,是真的對陰弘智徹底失望了。
“父皇,或可先容他幾日。”
“算算時日,應該便是這兩日,齊王李佑就要抵達長安了。”
“倘若在這個時候抓捕陰弘智,難免會有訊息洩露,到時候五弟聽聞訊息,肯定不敢再進長安,逃之夭夭。”
“還是等五弟到了長安,再一網打盡也不遲,沒有了五弟,陰弘智等人也無法興風作浪。”
李承乾勸說道,這可是他的功勞,自然要做得完美一些。
高士廉也道“太子言之有理,還是暫且不要打草驚蛇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