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她們都走了出去後,太子拿起茶杯,捋了捋上面飄浮的茶葉道:“四弟,這件事還需要去稟呈皇阿瑪才行啊。畢竟這讓商人之子能入仕,可是重未有過的事情。”
四爺皺了皺眉頭,點頭道:“那請太子趕緊給皇阿瑪寫奏摺吧,大軍在外,糧草不足,實在不是好事。”
太子點點頭,笑道:“四弟一向性子急躁。等會兒登他們上朝了,孤就將這件事跟他們提,看看百官的反應吧。”
過了半個時辰後,太子開始上朝,四爺也站在下面,各部的官員也都到齊了。
太子遂開始提了四爺給他所說的那個籌糧的主意。沒想到的是,這個主意一出,幾乎是毫無阻礙地就透過了,百官們沒有人反對捐糧,甚至高呼一定會積極配合。
太子沒想到這些人居然一下子就同意了這個主意,藉著他又說道了要向富戶籌集糧食。這時,有的官員開始不說話了,有的官員反對,有的官員卻同意了。分化就在對待富戶的態度上了。
太子看了看四爺,見他眉頭緊鎖,不自覺地露出一絲笑容。
散朝後,太子令專門給康熙寫信的文筆吏留了下來,其他人都走了,四爺則趕緊回戶部開始登記官員捐糧的人頭數目。
這一忙,一老天就過去了,四爺仍舊在戶部忙著。午膳也是蘇培盛去膳房提的,匆忙用了一點就了事了。
四爺與戶部的幾個官員忙活了一整天,將京都與郊區的幾個相鄰的官員名錄都查了一般,一看這數目,頓時興奮了,再算算每個官員所要捐贈的糧食,離五萬擔糧食也差不了多遠了。
臨近黃昏時候,德妃那邊的宮人過來了,與候在戶部院裡的蘇培盛說了,德妃想請四爺晚上過去用膳的話,便走了。
蘇培盛記在心裡,便時不時走到四爺所在的那個屋子門口往裡看,見四爺與那些大人們一直就在埋頭苦幹,哪裡敢進去說用膳的事情。
待四爺和那幫人忙得差不多了,也已經是戌時了。蘇培盛心裡著急,德妃娘娘的話他如果不傳到的話,以後還想不想在四爺跟前混了。
於是,蘇培盛瞅到一個機會,輕手輕腳地走進屋子,便看見四爺掃了他一眼,說道:“什麼事情?”
蘇培盛一見四爺略略有些陰沉的臉,便知道此刻不宜打攪,那是他在滿滿的工作狀態中。
蘇培盛趕緊走到四爺身邊,對著他低聲說了德妃過來所傳的話,便立刻低下頭聽候四爺吩咐。
“也好。走吧。”四爺站起來伸展了一下痠疼的腰身,對其他幾個官員道,“今天就到這裡吧,各位大人回去吧,明日繼續。”
那幾個人如獲大赦一般地看了蘇培盛一眼,可見都是被四爺抓著埋頭苦幹的一整天啊,四爺不休息,他們也不好意思,也不敢去休息。
幾個人連忙站起來,與四爺寒暄了幾句,便一個個走出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