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龍冷睿帶著人將從太子府上拿出去的東西都拿了回來,包括女人寫的策劃書。
次日早朝,又將是一個腥風血雨的場面,二皇子龍威虎將太子帶著人去四九作坊的東西搶了回去,強行佔為己有。
四九作坊是一塊肥肉,自開張以來,每天都是看著錢跟山川之水一樣流到四九作坊的賬房上,任誰不心動。
龍冷睿微微一笑,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皇上將龍冷睿這些小動作都看在眼裡,冷聲問道:“睿兒昨日可有帶著人去四九作坊將一些共有的東西佔為己有。”
既然被點名,龍冷睿自然的站出來澄清一下,環視四周低聲說道:“若沒有理解錯,女子出嫁從夫,他的所有東西都應該是她男人的,太子妃的東西自然有我這個做相公的來保管,就拿那一份策劃書來說吧,出自我的書房,理應是我太子府的東西,何來公有的東西被我強行佔為私有這麼一說,二弟說話還是得講良心。”
龍冷睿說的不僅是一個事實,還舉列子說明,這樣一來就可以推翻二皇子龍威虎的話。
眾人議論紛紛,皇上自然不可能還站在二皇子龍威虎的那一邊,說龍冷睿這個太子強行將公家的東西佔為私有。
龍冷睿簡單的這麼一說朝中的大臣就像被喚醒了一樣,有的甚至說二皇子大逆不道,汙衊太子,這罪名要是落實了自己可就真的栽了,龍威虎看向皇上,畢竟四九作坊是皇上交到自己手中的,為的就是剝削掉李晴瑤的勢力。
沒想到龍冷睿輕而易舉就把自己出的難題給解決了,還把自己安排唱戲的人給吃得死死的,皇上輕咳一聲,立即站出來終止這件事:“既然事情都清楚了,事情決絕了就沒事了,四九作坊二皇子龍威虎才接受,有些地方不清楚也能原諒,這事就這樣到此為止。”
到此為止,眾人怎麼聽不出皇上是可以包庇二皇子龍康樂,只是這樣對太子妃太不公平了,以宰相和龍冷睿為首的兩隊的人都在得到眼神指示後都嘴上不上,怕惹怒皇上,其實心裡打心眼的看不起二皇子,屢屢給太子龍冷睿和太子妃李晴瑤使絆子,典型的小人,本後來陰的,不過四九作坊沒有李晴瑤這跟支柱相信過不了多久就會倒下。
退朝之後龍冷睿和宰相李兵一同回府,一路上兩人商量著對策,畢竟四九作坊這顆搖錢樹不能輕而易舉的交到別人手裡。
不交出去,皇命難違,想要要回來恐怕有些難,龍冷睿將自己想的說給自己這個岳父大人聽,四九作坊估計過不了多長的時間就會敗落,畢竟沒有李晴瑤這跟支柱,很多東西就會越做越差,作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器具,巧婦無米之炊啊。
聽了自家女婿的話,宰相李兵不得不佩服,只要將重要的東西握在手裡,就算他們再能折騰也是無用功。
李兵和龍冷睿商量好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該吃吃該喝喝,自然有些人會著急,畢竟瘟疫還得不斷用藥,到時候四九作坊煉製出來的藥沒有效果,稍稍推波助瀾,相信二皇子龍威虎頂不住那些流言風語和百姓造成的壓力就會向皇上請辭。
十幾日之後李晴瑤突然消失在山頭,二皇子龍威虎頂不住壓力不得不向皇上求助,於是皇上就讓人上山求李晴瑤出山。
四九作坊是李晴瑤的心血,拱手讓人誰都會心疼,李晴瑤和龍冷睿每日都有書信來往,太後從旁瞭解了些情況,所以這次閉門不見,來請李晴瑤出山的人斷了線索,只能無獲而歸。
皇上大怒,一定是有人通風報信,找來人問了問太子龍冷睿的行蹤之後,更是想不通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
山上有太子府的侍衛,太子妃不見了龍冷睿還在府上坐得住,顯然不可能,皇上決定自己的親自上一次山,瘟疫現在就像感冒一樣,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但是沒有四九作坊的藥就不普通了,那是要死人的。
性命攸關,相信太後一個吃齋唸佛的人不會不顧及百姓的生死。
皇上親自上山,說是去看太後老人家,其實目的大家心裡都很清楚,都城四九作坊的店鋪前和二皇子龍威虎的府門前聚集了大量的百姓討要說法,畢竟關繫到自己性命,誰不在乎,各地的人都開心湧向都城,根本壓制不住這次暴動,局勢越來越難控制,完全出乎了皇上和二皇子龍威虎的想象。
皇上向太後解釋清楚目前華國處於什麼樣的現狀並把鄰國蠻夷的書信遞給太後老人家看,綜合所屬,若李晴瑤繼續隱藏在這深山之中,華國很有可能被除蠻夷這個友好國之外的其他鄰國給刮風掉。
造成這一切緊張的局面不是孫子、孫媳婦,而是自己這個兒,讓人家小兩口分開不說,還要提心吊膽的怕被抓回去,太後將自己想到的說教給皇上聽,皇上位置再高,都是自己肚子裡出來的,再老都是自己的兒,太後直言不諱,其他人不敢說出來都由她這個做孃的來說。
太後說什麼皇上都點頭,太後有些惱了,冷聲說道:“接孫媳婦回去可以,但是你得答應哀家一個請求,我們皇家能娶到這樣能幹的兒媳婦不容易,你就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別為難人家小兩口,看在睿兒和你還沒出世的孫子面子上。”
皇上頓了頓,看來太後老人家知道都城發生了什麼,換上噶很難過嘆口氣答應了,太後在人的攙扶下帶著眾人向山頂的小房子走去。
龍冷睿預料到太後會心軟,所以在皇上上山的時候抄小路將自家女人給接走了,看著還在冒熱氣的茶水和桌上留的書信,太後和皇上對望一眼,冷聲說道:“孩子們也不容易,看看懷著身孕還住在這般簡陋的屋子裡,說出去外人都不行,這不是丟皇家的臉嗎?”
太後今天的話讓皇上有很大的觸動,或許自己真的錯了,任由李晴瑤發展,說不定華國會是另一個新高度。
李晴瑤大著肚子,應該走不遠,皇上立即讓人去追。
皇上臨走前給太後老人家告別的時候發現太後已經命人收好行李,似乎在等自己一樣,皇上傻眼了,低聲問道:“母後這要準備下山?”
太後老了,但還沒有傻,點點頭,厲聲說道:“哀家準備去太子府住上一些日子,相信兒不會有意見吧。”
百善孝為先,皇上哪敢說一個不字,點點頭,就算不想讓太後插手這件事也不能表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