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孩兒始終覺得雲小溪遇刺的事情有些說不通,正在暗中怕人秘密調查,無論如何,孩兒起碼要得到一個真相。”
南宮夢好奇的望著李白羽:“有什麼進展了嗎?”
“小有進展,母后之人指向了三弟。”
南宮夢鳳目睜大驚撥出來:“蜀王!果然,這孩子對你登基為帝還是耿耿於懷,看來他覬覦皇位的心思依舊不死啊!”
李白羽眉宇間帶著一絲疑慮:“母后,孩兒始終覺得指向三弟的證據有些理所當然了,就像有人故意在將密探的視線引向三弟,可是卻有沒有絲毫的破綻,完全合乎情理。”
“兒臣在算了..........此事還是證據確鑿的時候再說吧!”
“也罷,你等著,母后去去就來!”
南宮夢站了起來朝著殿後走去,片刻之後手裡捧著一個錦囊放到了桌案之上。
“你父皇以防萬一到會有今日,給你留了一個錦囊,自己去看吧!”
“是!”
李白羽也不猶豫,拿過南宮夢放下的錦囊坐到了椅子上便仔細觀看起來。
“白羽吾兒。”
“父大行之際,吾朝北出近在眼前。”
“父唯恐兒初登大寶,根基未穩,擇掛帥之人猶豫難定。”
“特留下此錦囊。”
“白羽吾兒!”
“帝王之道,權衡也。”
“父嘔心瀝血一生,奠定天下一統之基業!”
“吾兒初登帝位,權柄難能一手掌之。”
“若北出必行,主帥難以抉擇。”
“掛帥之人則需權衡之道。”
“民間之言,雞蛋勿置一籃。”
“掛帥之人亦需如此。”
“以吾兒之資歷,兩人掛帥,統兵百萬,大業一成定功高震主。”
“一人為帥,統一天下,吾兒登基尚短,則功高必蓋主。”
“功高蓋主者,不除,江山不穩;除之,有損威名。”
“鑑於此,當行萬全之策。”
“以防萬一,吾兒可令北征大軍兵分三路,三人掛帥!”
“其因有三。”
“一則為權衡,防患於未然。”
“二則防擁兵自重。”
“三則是穩妥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