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子騫帶著一萬大軍,直『逼』安平城下。
十餘個弓弩組,在寇喜的率領下,向城裡發『射』“弩信”。
所謂弓弩組,便是三人一組,一盤大型硬弩,一人擔任『射』手,另外二人協助扶弩、以盾牌做防衛,以確保弩盤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這種硬弩『射』出的箭,既遠又狠,命率還高,是非常實用的戰鬥武器。
羅子騫吸引了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所用的策略,是使部隊實現規模化、制式化。當初秦始皇手下的秦軍被稱為“虎狼之師”,戰無不勝,除了士兵勇悍,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武器先進。
秦軍所用的弓弩刀槍,都是制式化的。
因為古代兵器均為手工打造,免不了長短形制不一,各種樣式都有,從表面看,打起仗來並不受影響,長短不一無所謂,可是從長遠來看,區別大了。
秦始皇手下的部隊,所有兵器全都是統一尺寸,包括硬弩使用的“弩機”,一律分毫不差,這使戰場武器損壞後,極易維修,所有士兵都能及時從別的武器,拆下來自己使用,你的槍頭、弩盤壞了,隨時從地撿一個安,立刻能用。
大兵團作戰的時候,這是極大的優勢,不誇張地說,這叫做先進意識,現代意識,規模化制度化,大大提高武器的利用率。
象現代作戰,我的槍沒子彈了,隨時用別人的,或是從敵人身繳獲,可以重新『射』擊。因為大家的子彈都一樣。
羅子騫和郭樂,正著手改造部隊裝備,弓弩手,一律使用統一弩盤,統一箭只,可以互相借用,組合作戰。
他要打造一支“現代化”的古代軍隊。
……
弓弩組發『射』的“弩信”,是把事先寫好的信,綁在箭桿,隨著箭一起『射』進城去。
信,都寫在布面,不易損壞,面的內容是勸說守軍投降,講明政策,簡單說來,是“投降免死”。
一封封信件,隨著箭只『亂』紛紛地『射』入城裡。
還有幾十個嗓門大計程車兵,提著盾牌,站在城下高喊勸降,“守軍兄弟們,天神將軍羅子騫兵臨城下,趕緊投降吧。”
“若是敢於頑抗,踏平城池,玉石俱焚,你們還將遭到天災報應,天打雷劈。”
……
喊話,勸降,沒有效果,信是『射』進去了,可城裡沒有人理會。
這倒是在羅子騫的意料之,除非嚇破了膽,有誰會敵人一喊話投降?
他的目的只是擾『亂』一下防守士兵的心神。
羅子騫提著長矛,策馬在安平城外,慢慢遛達,觀察城頭的情況,安全的城牆,樂壽略矮,但是防守兵力雄厚,城牆旌旗招展,兵馬雲集,看得出,防守很是嚴密。
郭樂騎馬走在他身後。
兩個人正在商議攻城策略,議定哪裡主攻,哪裡佯攻,哪裡使用最精銳的兵馬……忽然一隊騎兵,急速趕來。
“羅將軍——”
這隊騎兵裡面,有幾個人穿著不一樣的衣甲服『色』,羅子騫一眼便能認出,這些人是朝廷派出來的兵馬。
其實是吐突承璀的人。
喜歡盛唐之刺遍江湖請大家收藏:()盛唐之刺遍江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