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的間隙,姜易想開啟手機瀏覽下新聞,卻發現一開機飛訊就“嘟嘟嘟嘟……”個沒完,然後宕機。
這讓他好生納悶,一年前換的手機,關機了九個月,八成新呢,怎麼就就打不開了呢?
最後只能拔掉電話卡,然後解除安裝了飛訊這開啟!
所以說,隨時隨地開流量用飛訊,絕對是不可取的!
最後已瀏覽新聞,好嘛,不用想,飛訊中肯定是自己幾個飛訊群爆炸了!
只不過三天沒開機就成這樣,可想而知,所有群裡都是“99+”,至於有多少個“9”,只有那隻胖的像豬一樣的企鵝知道了。
…………
坐在會場裡連續拍了兩天的手,姜易都覺得手心發麻,若非腦海中記憶良多,他都有心半路逃跑了。
不讓帶電腦筆記本,手機還得關機,這可如何是好?
就比如和他同樣坐在一旁、領了一次銀龍獎卻穩坐三天的南都理工學院的一位教授。
年紀不大,三十出頭,可一個大光頭實在醒目的很,再看頭皮上光潔溜溜沒有一個毛孔,顯然他的頭髮已經英年早逝了。
此人頭一天上午有點興奮,但也不敢說悄悄話,只能攥著拳頭穩穩坐定。
而下午開始就開始萎靡。
第二天上午開始樂呵領獎,下午則昏昏欲睡……
一副“獎都領完了,讓我回去搞研究吧”的樣子。
最後實在沒招了,第三天上午他拿來一厚沓子白紙,開始在上邊寫寫畫畫,直到第二天的會議結束也沒有打過一個瞌睡。
知道的人明白他在幹嘛,不知道還以為在一字一句記錄臺上人的發言呢。
一寸後的信紙被用了光,連背面都寫了一半多。
姜易瞅瞅,發現是一項數學難題,為難了全世界一百多年,也不知道熬禿了多少數學家。
好傢伙,不敢看,不敢想,他的數學成績雖然不錯,卻也不是同齡人中的巔峰。
對於數學,他沒怎麼深入研究過,平日裡的學業太雜太亂,時間都排不開了,除非一天時間是四十八小時。
那些難題還是暫時教給別人吧,啥時候自己對其他研究沒興趣了,在琢磨純數也不遲。
等姜易上臺領獎時,這位數學大拿察覺到身邊有人走動,才迷茫的抬起頭張望四顧:噢~~原來我是在會場裡呢呀!
搞研究的人,一鑽進去,萬事皆忘,因為沒有這種勁頭,想取得一定成績那都難如登天。
一點靈光,那是需要無數積累才能迸發出來的,常人冒出的靈感,那也就是一個靈感,做多能當做寫作素材……
這位數學教授隨大流的跟會場上所有人開始鼓掌,可就一臉疑惑:這位小年輕到底的什麼獎了?
下一刻,他回想起來,臉上佈滿驚訝!
今天是金龍獎頒獎的第三天,那,那,這,這孩子是去領獎的?
也沒聽說學生能代替導師上去啊?
等臺上的主持人開始發言,他才明悟:原來這就是那位科學界新一代的奇才!
而網路上一直觀看延時直播的人,過了幾分鐘也見到姜易的“真身”,這回是徹底高·潮了!
不高·潮不行啊!
那臉嫩的、那陽剛挺拔的,這哪裡是個搞研究的候補院士,分明是青春洋溢、飛奔跳躍的熱血少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