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郎呵呵一笑:“日後必得夫家疼愛。”
畫風偏了...紅光大師兩眼望天,無力吐槽。
周婉兒頓覺羞臊,原本想好的幾個難題,也不問了,急匆匆下了臺。
前兩人拋磚引玉,場面熱了起來,一時間人群攢動,眾人躍躍欲試。
不為別的,若能讓上面兩個和尚難堪,下不來臺,以後也可人前吹噓一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最後一人上了臺,是不遠處小道觀裡的中年道人。
度厄知道他,經常來五原寺禮佛,走動。
中年道盤腿坐地,也不行道門稽首之禮,反而雙手合十,行了個佛家禮。
度厄笑道:“道長不必多禮,心中有佛,其他皆為外物。”
中年道人會心一笑,輕輕點頭:“我雖是道人,卻也信佛法,常兩兩印證,反覆推敲,一怕悟錯了道,二怕說錯了佛。未能渡人反而教壞世人,其中難苦,我心自知。”
他話音一轉:“大和尚心中有佛,卻未必說得清楚。小和尚心性通達,卻未必心中有佛。”
“兩位大師,頓悟從何處來?”
度厄:“從漸悟中來。”
張玉郎:“從苦難殤逝中來。”
中年道人:“頓悟後往何處去?
度厄低頭合十,“阿彌陀佛。本座不知。”
張玉郎同禮:“本僧也不知。”
中年道人:“天下僧侶,皆自稱貧僧,兩位大師為何與眾不同?”
度厄:“本座將是方丈,再言貧僧有損佛顏。”
張玉郎:“本僧不貧,頗有家資。長安府小宅一座,良田二三頃。”
靜默了一會。
中年道人繼續說道:“佛說,菩提本無樹,菩提是何物?樹又是何樹?為何能長在菩提之上,佛說明鏡亦非臺,明鏡是何物,何以成臺?”
度厄:“慚愧,本座不知。”
張玉郎:“老傢伙,你問得太多了,再不走,我叫人削你了啊...”
大家都是披著佛道外衣的武夫,哪裡懂那麼高深的東西。
中年道人哈哈一笑,神色得意,起身揮灑而去。
文武佛三場比試很快結束,度厄逆轉勝出,贏得方丈之位。
一場虎頭蛇尾的盛會,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小和尚故意送人頭。
圍觀眾人咂吧著嘴,略顯失望,都覺得這方丈大會,一屆不如一屆。
祖輩們口口相傳中,最初第一屆方丈競選大會,競選者妙語連珠,蓮花臺數次綻放開合,引動天地異像回應,甚至連飛鳥都落在殿上,安靜立足旁聽。
紅光大師黑著臉下了雲臺,由兩個親傳弟子抬著走,連度厄的就任典禮都沒參加。
一片恭賀聲中,度厄身著華美閃光的袈裟,接過象徵五原寺權柄的九龍錫杖,意氣風發。
張玉郎忽然有一絲絲後悔,放棄了方丈之位。
一開始考慮到自己入寺不久,基淺力薄,難以服眾,又不想招惹一身瑣事。也就大方的將方丈之位讓了去。
現在看度厄一副天上地下,捨我其誰的姿態,心裡就有些吃味了。
吃味歸吃味,不過我也不虧,舍利子,活佛心經,元力石都到手了。
喜歡大夏小衙差請大家收藏:()大夏小衙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