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哈哈,我就說不值錢吧!”葉梧桐得意了。
“幾十萬不是錢啊?”葉楓翻著白眼道。
“不如我們的一個零頭。”葉陽補刀。
“大哥,怎麼會這麼便宜?不是很難製造嗎?而且這還是皇家的東西!”葉雨有點不能接受。
莫邪無語,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這東西是製作困難,但是,數量應該很多吧?
再次瞄了一眼地下,那座古墓,整個都是用金磚壘起來的,這麼多磚頭,難道還能賣出個天價?
“這樣的磚頭價比黃金?究竟憑什麼?”葉梧桐洋洋得意的道。
“憑什麼?”莫邪也是無語,雖然不如真正的黃金,但是,這種金磚的價格還真是不低。
金磚的製作自有一套嚴格的操作規程,選土、煉泥、澄漿、製坯、陰幹等工序,道道細致。
通常一塊金磚全部完工前後耗時足足兩年多,金磚燒成後,初步進行加工,然後經幾千裡水路運送至京。
所以,在古代大規模生産的時期,價格就不便宜,而到了現代,價格當然更貴,但是也沒法跟玉飾相比啊!
“這種磚頭也就十來萬一塊,畢竟是磚頭。”最後莫邪只能這樣說。
搜尋了資料,莫邪知道的最大一批次的金磚交易,是89塊明清金磚,當時拍出了950萬元,這還是因為這批金磚有年款。
因為金磚的製作非同小可,所以金磚上一般刻有具體的記年款,如“乾隆二年成造細料二尺二寸金磚”字樣。
除了年號、質料、尺寸、監督製造的地方官員姓名,還有具體制磚工匠姓名,都清楚地印在磚身上。
2012年拍賣會上,89塊明清金磚拍出950萬元天價,這才讓人們對禦窯金磚刮目相看。
沒有走上拍賣桌的禦窯舊金磚,身價同樣不菲。
目前2.2尺見方、品相較好的清朝禦窯金磚,每塊市場價已達1萬3萬元。
至於明朝金磚,不管是哪個皇帝時期,都賣到10多萬元一塊。
“就這破東西,還能賣十多萬?誰吃飽了沒事幹,買這種東西?我看扔大街上都沒人要。”葉陽道。
看著面無表情的小妮子,莫邪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古玩這東西見仁見智,願意喜歡的掏心掏肺,不喜歡的就是破爛。
其實金磚還真是好東西,真正懂行的,得到了金磚,一般會特意打製與之相配的架子,將金磚安放在特製的紅木桌幾上,若再在桌幾邊上放上毛筆、水盂和字帖,就可以在金磚上練字。
金磚吸水性好,毛筆蘸水在金磚上臨帖,寫了就幹,幹了再寫,想想也是件很雅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