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關了攝像機,蓋上蓋子,一手抱起攝像機,一手抓住三腳架。她見狀,上前幫忙:“順時針擰……”
她不小心撞上他的手,觸電般立刻收回。
他彷彿沒注意,很快將儀器和架子分離開。
宋冉接過攝像機裝進包裡,李瓚折起三腳架,隨口問:“能採訪你一下麼?”
她被這話逗得一愣:“什麼?”
“你們臺裡就你一個人在加羅?”
“對啊。”
李瓚想了想,說:“我看電視裡,演播室切換外景,直播連線。室外得要兩個人吧。一個負責拍,一個負責講。”
“一個人也行的,”宋冉笑道,“調好鏡頭就可以,跟自拍差不多。”
“所以出鏡、導播,都是你。”
“嗯。”宋冉把話筒錄音筆等雜七雜八的東西收拾好,說,“攝像,編輯,衛星傳送……也都是我。”
他把三腳架摺好了遞給她,忽而一笑,說:“你跟看上去的不太一樣。”
她愣了愣:“什麼不一樣?”
他卻沒說,只是笑了笑。
她收拾好大揹包,他把椅子歸置原位,在門口告了別。
“再見。”
兩人分道揚鑣。
她走出一段距離了才無意識地回頭望一眼,他的背影在夕陽中越走越遠。
空氣依然炎熱,陽光照在面板上仍有火辣的力量。
宋冉戴上帽子和口罩,揹著巨大的包沉默地往旅館走。
街上車來人往。傍晚的加羅城很熱鬧,店鋪也開著門迎接顧客。
宋冉這個異國人放在半年前很引人注意,但如今世界各地的記者志願者都往這個國家擠,當地人都習慣了。
經過一家雜貨店,她意外發現了蘋果。她很久沒看見水果了,上前一問,居然要二十美元一個。
那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蘋果,甚至不是特別好的品種。
“能不能便宜一點?”
“不能啦。這要是在阿勒城,一百美元呢。”
宋冉站在鋪子前糾結半天,最後還是買了一個。
回旅館碰見薩辛,薩辛見了蘋果,誇張道:“哇哦!有錢的中國人。”
宋冉一回房間就開始整理素材,從野外排雷到小訓總結,鏡頭裡的李瓚總是耐心而認真的樣子,哪怕是正午熱得滿頭是汗,也沒有半點焦躁鬆懈。
剪到採訪部分,李瓚把話筒拿過去後低低地放在腿邊,沒讓話筒入鏡。
細心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