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他們的服飾,他們的文字,他們的計量單位。甚至連街道的商店攤位,都是複刻自他們原有的坊市。
此時街上燈籠高懸,搖曳的燭火投下光線昏暗而斑駁,給界市罩上一層朦朧的色彩。
與正常的市坊不一樣的是,界市的攤主由工作人員擔任,他們身穿古代服飾,腳踩黑色布鞋,臉扣白色面具。
吆喝叫賣手段盡出,討價還價信手拈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話。
一派市井氣息。
每人攤位大小一樣,但是分工有所不同:有賣藥的,有賣紙張的,有賣鏡子的,有賣頭飾珠寶的,甚至還有賣麻小和夜宵的。
而餘初——
她走到角落的位置,從攤位底下拖出幾個紙箱,用美工刀劃開膠帶,露出裡面的礦泉水來。
純塑膠瓶,定製無標簽。
雖然沾了某人的光,她在界市輩分有些高,幾年前入職的人見了她還要喊一聲“初姐”。
但是她來的晚,市面上能賣的貨物基本上都有人負責了,能選擇的餘地不大。在礦泉水和茶葉蛋之間,她糾結了幾天後,選擇了前者。
後來得知茶葉蛋的攤位就在麻小攤位隔壁,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於是這礦泉水一賣就是三年。
隔壁零食部的小陳,會寫一手飄逸的毛筆字,免費給她做了個招牌掛在攤位前——
“餘記水鋪?”一道男人聲音響起,聽起來頗為年輕。“攤主似乎不在——”
餘初正半蹲在攤位底下翻找面具,聽見聲音下意識側過頭看了一眼,透過攤位底下縫隙,剛好能夠看見幾雙皂靴。
純手工,做工紮實,最靠前一雙靴子,繡有幾乎同色的暗紋,竹葉紋理只有在有光處才隱約可見。
竹喻氣節,一般清貴門第才會如此講究。
她的攤位位置比較偏僻,以前八點開市,第一波客人到她這裡的時候,基本上已經是九點後了。
今年被手丨雷一炸,看起來開市時間也提前了
餘初加快了翻找速度,嘴裡亂七八糟的應付著:“在的在的,客官稍等,容我找樣東西。”
“不妨礙,我只是隨意看看。”
……
餘初幾乎是半趴著,才從一個空箱子裡翻出了自己的白□□臉面具,扣在了臉上。從攤子底下爬出來,終於看見了客人。
四個成年男子,臉上戴著界市配發的黑色面具,每個人面具上都有編號,從外露的手可以大概分辨出,這是兩個中年兩個青年。
他們衣著近乎統一,都是青灰色長衫,玄色腰帶,站在後方的兩名中年人,各自背了一個採購用的竹簍。
為首的青年身上的布料要好的多,他半俯身,正細細打量擺成塔型的礦泉水。
“我原以為這瓶子是上好的琉璃,細看卻不是,是在下孤陋寡了,不知這瓶身是由什麼打造?”
“樹脂。”
雖然是人工樹脂——透過加聚或縮聚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餘初將沾了一身灰的外套脫了下來,用力抖了抖繼續解釋:“由獨家秘技打造,形似無色琉璃,卻堅固耐用。”
四個人看著餘初完全沒有女子矜持,只穿一身白色中衣,周身漂浮著灰塵,不著聲色的往後退了半步,眼神也變得微妙起來。
這攤主聽起來年歲不大,行為卻放浪形骸的很。
“不信?”餘初誤會了客人的意思,將外套扔在了椅子上,擼起袖子,抄起一瓶礦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