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看姑娘的穿著一定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我家公子素來是個熱心腸。看到姑娘淋雨定是不忍了。姑娘就在這裡歇歇,等雨停了再走吧。”楚萱笑著說:“好。”許氏半鞠著身子告退。
楚萱站起身來,看著正廳之上掛著一幅煙雨圖,雨打殘荷,漣漪片片。江南秋雨之景躍然紙上。那畫的落款是個“庸”字。楚萱站在畫前說道,“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姑娘好學識,竟然一語道出了這其中的真諦。這畫上所畫的正是‘留得枯荷聽雨聲’。“杜庸換了衣服出來,聽見楚萱念著這句詩,將這幅畫的含義說的分毫不差。有種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又驚又喜。楚萱看他換了身墨綠色的緞子衣服出來,比先前灰色的粗布衣服好看許多。“多謝公子收留,不知這畫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杜庸笑了笑,“姑娘玩笑了,這幅畫是在下所做,哪裡來的什麼大家呢?”
楚萱吃了一驚,沒想到杜庸竟有如此的才情,急忙向杜庸行禮賠罪。“公子恕罪是我眼拙了,竟沒有看出來,公子竟有這樣的才華,請受小女一拜。”杜庸扶起楚萱,說道,“姑娘,太客氣了,我本就是販賣字畫的,自然要觸類旁通,不然免不得要吃虧的。”“那敢問公子貴姓?”“在下杜庸。敢問姑娘芳名?”“小女城西楚萱。”“可是那綢緞莊,楚家?”楚萱微微一笑,“正是。”“哎呀,原來是楚小姐,是我眼拙了,眼拙了。”“無妨,現在雨快要停了,我也要回去了,多謝公子收留之恩,改日一定登門道謝。楚萱轉身便要離開。杜庸急忙叫住楚萱說道,“楚小姐,且等一等,帶上這兩把傘,這天陰晴不定的,免得再叫雨擋住了去路。
楚萱轉身,莞爾一笑,伸出纖細十指,水蔥似的指甲。拿起雨傘,說道,“多謝公子。”轉過身去,一步三回頭,面容姣好,笑靨如花。
杜庸看著楚萱的背影,微雨中,一席青衣,煙雨相掩。繡鞋帶起的水滴,“噠噠”聲響徹了整個寂靜的巷。一步一步,走進了杜庸的心裡。
楚萱回到家後,時常能收到杜庸以題詞為由送來的畫。楚萱每張都細細的看過,又細細的題了詞在上面。讓人送回去給杜庸。沒過幾日杜庸送去首飾、宣紙等玩物。說因為姑娘的題詞書畫買了好價錢特地買來這些小玩物,報答姑娘。這樣一來二去,二人便熟絡起來。漸漸地開始以書信互訴衷腸。不知不覺,二人越來越親密起來。
正月十五,元宵節。五日前,楚萱收到杜庸的書信,杜庸與楚萱相約會仙橋看燈會。到了十五,楚萱穿了大紅的衣服,興沖沖的到了會仙橋。杜庸買了糖人站在橋頭等她。楚萱走到杜庸面前,笑得連眼睛都看不到。杜庸痴痴傻傻的把糖人遞給楚萱說道:“萱兒,我這樣,這樣,叫你,你不介意吧?”楚萱拿著糖人,笑道,“不,不,不介意。”
“美琪,你在這裡等我。”“是。”楚萱和杜庸拉著手,走向燈火的深處。陳美琪一個人正在原地看著二人雙宿雙飛,心裡不免生出一絲嫉妒。她相貌也不比楚萱差,也識得字的。只是因為自己是個丫頭,杜庸便沒有注意到自己。心中多有不滿,兩個食指鈎在一起,生著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