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入九級,對於方天來說,意味著其生命歷程,業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了,或者說,人生的書頁,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在此之前,方天曾多少次地猜想,等將來有朝一日,晉入了九級之後,面對傳承斷絕,他會是什麼樣的反應,他又該做些什麼。
是憂愁?
是焦急?
是沮喪?
是茫然?
是坐立不安?
幾乎是所有的可能他都有想過了。但是沒有任何一種,會是現在這樣,如水般的平靜,而且心中,有著一種無須言表聲張的堅定和信心。
前世,就有人說過,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這個世界,魔法師、武者的修煉道路從哪裡來?
天上掉下來的?
就算真的是,那天上的又是從何而來?總會有個源頭!而那源頭,無限追溯到最初,必是有人,一個個的人,一代代的人,從天地萬物中,在遍地荊棘裡,篳路藍縷,從無到有地,一點一滴地,艱辛開闢而來!
他之今日,又為何不能拿起開闢之刀!
最算最終只前進一步,甚至半步,再甚至就算連半步都未能前進,但是現在,他要把這刀,緊緊握在手中,然後,向天舉起!
用刀闢出道路!
用刀斬出未來!
前世時,方天看過一個對聯的小故事。
說是明朝政治軍事家于謙在小時六歲的時候,隨父親及叔父途經鳳凰臺,其叔父隨口吟了一句:“今日同登鳳凰臺”。這叫口占出句,古時很多的對聯就是這樣來的。
然後小於謙便在此時對道:“他年獨上麒麟閣。”
麒麟閣者,漢武帝所建,後用來存放國之功臣的畫像作為表彰,於是漸漸地,所謂“麒麟閣”,便是指國之柱石閣。
他年獨上麒麟閣,便是指,他年我當為國之柱石。
當時看到這個故事,其實方天心裡並不怎麼感冒,甚至是有點不太以為然的。因為那時他的性子比較淡然隨和,天然地對所有嘩眾取寵的、誇張煽情的、慷慨激昂的、傲氣沖天的……總之就是類似的東西,不太入眼,更談不上什麼欣賞了。
而這個故事,就被他劃為了這一類。
但是這時,他想,他的欣賞觀點,已經變化了。
而欣賞觀點來自自身性格。欣賞觀點的變化,其實也即意味著自身性格的變化。
其實,也直到這時,方天才知道,走在修行之路上,在一步一步向上走的過程中,原來,發生著改變的不止是那三級四級七級八級什麼的級別,同時跟著一步步改變的,還有這個修者的心胸、氣魄和眼界。
剛來此世,那是獨在異鄉為異客,風雨之夜嘆飄零。
而到了今時今日,卻已是萬裡風雲隨心起,無限江山入眼來。
就算面對著前路斷絕,也只是微笑。
因為哪怕一無所有,還有信念。這信念提起,那永無止境的力量便從心底泛起,那可以砍盡任何荊棘的長刀便在心中凝聚起。
從此之後,在思想上,在行事上,可以我思、我憂、我慮、我應該、我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