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鎮子有一處地方地勢低窪,常鬧洪澇災害,嚴重威脅著百姓的生活,就是水稻也不好耕種和收割。
曉兒說建造桑基魚塘最好在地勢低窪的地方,景睿特意向衙門的捕快打探出來這麼一個地方。
而這裡正好是一名新提拔上來的捕頭的村子,所以今天他便帶著他們過來了。
幾人下了馬車,捕頭便帶著他們來到了一處平坦的田野,初秋的田裡,一眼看去都是一片隱隱約約透著點黃的綠色。
“今年雨季不算長,所以這一季莊稼長得還算不錯。”捕頭解釋道。
這裡的地勢太低,天上下下來的雨水大多數都是往這裡流的,所以導致這裡的水田長年都是有水的狀態。
今年雨季不長,而且河堤沒有破堤,這裡的莊稼沒有被洪水泡壞,可以說是豐收之年了,但是並不是每年都是這麼幸運的,豐收的年份少,失收的年份多。
“這些水田,想養魚水又不夠深,種糧食又不高產,就算是往田裡下肥料,肥料都能被水沖走,村民對此都頗為頭痛。”
曉兒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就算是種水稻,水稻也有一段時期是不需要太多水的。
特別是收穫的季節,田地最好是乾爽的,腳踩上去田地的表面是硬的,這樣才方便人們收割。
“這裡挺適合建桑基魚塘的,把低窪的土地挖深為魚塘,飼養淡水魚;將泥土堆砌在魚塘四周形成塘基,這樣汛期時既可以減輕水患,百姓又可以靠賣魚和自己比賣桑蠶絲賺銀子,一舉兩得。”
“不知道村民願不願意出售這些水田?”朱顏看向捕頭。
捕頭聽了這話搖了搖頭:“這不好說,因為就算這田地出產不好,但是起碼每年都是有希望的,如果將田地賣了,銀子用光了,以後拿什麼來養活自己?”
所以一般來說,有田地的人家,不到萬不得已都是不會賣田賣地的!
因為有田有地,就代表了有希望。
朱顏可以理解沒有特殊情況,村民都不會賣田,可是若是村民不賣,就算這裡適舌建造桑基魚塘,對她來說也沒有用啊!
曉兒聽了朱顏的話便道:“為什麼一定要買田呢!你可以租百姓的田每畝按租金多少或者糧食多少來給租金也行!又或者直接將桑基魚塘的技術提供給他們,然後簽訂合作文書,到時候你再收購他們養出來的魚和蠶絲啊!”
昇平縣已經準備試行分田到戶了,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或者更遠的未來,全國都會實行分田到戶也說不定,買田?誰知道會不會哪天便被朝廷低價收購回去了。
現在糧食的產量高了許多地方,糧價每年都在減。再過幾年,慢慢的糧食一定會變成除了蔬菜外最不值錢的吃食,畢竟蔬菜的生長期短,這是無法一起比較的。
糧食不值錢,吃又吃不完,賣又賺不了多少銀子,甚至不會像以前那樣那麼多人買,畢竟許多有一兩畝地百姓,種出來的糧食也夠一家子人吃食了,不用再買。
這樣的話那些原本每年靠賣糧食賺不少銀子的地主自然便不樂意再種田了,沒銀子賺,手中握有那麼多田,每年積壓那麼多糧食在手,或者忍著心痛低價出售,或者爛在手中,他們怎麼會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