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勸道:“賢弟,我們諸葛家,自先祖豐公(諸葛豐,官至西漢司隸校尉)始,皆是漢室之臣。我諸葛家世食漢祿,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
當年漢室傾頹,諸侯並起,你在北方而仕曹魏我也就不說什麼了。可如今大漢興復,天子賢明,你已被擒,又何必在為魏國盡忠呢?不如投靠大漢,你我兄弟一起為大漢效力,當不失為一段佳話啊。”
諸葛誕對於諸葛亮的計謀仍舊非常氣憤,冷哼道:“哼,你不要再說了,我是不會投降的!”
諸葛亮嘆了口氣道:“如今魏國已經不容於你,你做這個忠臣又有什麼意義?你不願投降我也不強逼於你。只是如今弟妹侄兒也過來了,你也不必尋死吧?”
一旁諸葛誕的妻兒聞言哭泣道:“老爺,我和靚兒可不能沒有你啊。”
小諸葛靚雖然沒有聽懂在說些什麼,只見到他母親在哭也抱著諸葛誕的大腿痛哭起來。
“靚兒……夫人……”見妻兒哭的如此狼狽,諸葛誕也放下樂自尋短見的心思,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抱著兒子安慰起來。
諸葛亮見此,便知諸葛誕不會在尋死了,拱了拱手道:“我明日便要北上進攻豫州,賢弟你便留在這裡好生歇息,待我得勝歸來,在好好開懷暢飲。”
諸葛亮離開之後,便前往城中視察,交代好各種事情,這才返回府衙休息。
次日一早,諸葛亮便率領三萬五千兵馬北上進攻豫州。
原本諸葛亮是有四萬兵馬的,由於收降了四萬魏軍,必須留一部分下來看管他們,所以出征的兵力只有三萬五千人。
兵馬雖然不多,但卻無傷大雅。
首先諸葛亮是一個能夠以少擊多的統帥,歷史上諸葛亮數次北伐,除了第一次兵力佔據優勢之外之外,其他幾次北伐兵力都非常少,最多也不過兩三萬人,卻仍舊能將駐守土本,佔盡優勢的魏國打得龜縮不出。
況且諸葛亮手中這三萬五千兵馬,其中更有五千騎兵,已經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了。
其次,魏國目前在豫州,兗州的實力空虛,其他各地也難以調遣兵馬過來,就算諸葛亮只有三萬五千人,魏國在兵力方面,也難以以大優勢碾壓。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
發動戰爭也是一樣,想要佔領一地,滅亡一國,最好的辦法是拿下國都或是攻佔首府。
豫州治郡在汝南,治所則在平輿。
而江夏北方就是汝南郡,諸葛亮想要拿下豫州,最簡單的辦法自然是進攻汝南,拿下平輿,摧毀魏國的政府機構,然後派兵收繳各地了。
西陽距離平輿很近,只有一百多里,諸葛亮行軍三日便可抵達平輿。
距離平輿四十多里的山路上,諸葛亮率兵行進著。
一隊十人騎兵從平輿方向策馬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