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羽扇輕搖,笑道:“此乃陽謀,不管江東打不打荊州,都對我們有利。周瑜若是猜到荊州有埋伏,不來進攻最好,如此雙方都可休養生息,積蓄實力。
他若是一意孤行,就便讓他再吃個大虧,以此來震懾江東。而孫權也會因此理虧,孫劉聯盟,主公這邊可佔些主導地位。”
“嗯,這倒是不錯!”劉禪二人頷首贊同。
諸葛亮頓了頓,對劉禪說道:“士元是隨著書信一起動身的,信使快馬加鞭回來得快,士元要晚幾日,估計也就這幾天了,明日我便要啟程前往益州,離行之前,有些話要叮囑你!”
劉禪點了點頭,躬身行禮道:“軍師請講!”
“荀令君才學冠絕天下,你跟著他學習我十分放心,不過公子如今已經六歲,如今不能只注重經學方面,習武也要提上日程了,騎,御暫且不急,箭術,拳腳,劍法這些卻可以學習學習。不求上陣殺敵,但求強身健體,以防刺客之流!
不過這兩者,還是得以學文為主,學武只是為了強身健體,學文卻是為了治理天下。”
劉禪點了點頭道:“我如今已經在學習了,軍師放心吧!”
古代的王侯公子,其實大多都有習武的習慣,這些人以後要繼承國家,家業,都是全方面培養的。就像歷史上的劉禪,劉備也讓他學習過騎射,只是久居深宮,從不顯露罷了。
用不用得上是一回事,但學是一定要學的。
“另外公子出行,要吸取上次的教訓,多帶些人馬隨從。還有……”
此時諸葛亮就彷彿一個話多的老人一般,悉心叮囑著劉禪各個方面的事情,然而劉禪並不感到厭煩,認真聽著諸葛亮的諄諄教導。
諸葛亮直說了小半個時辰,這才講完。
“軍師所言學生都記下了!”聽罷,劉禪再次尊敬一禮。
諸葛亮點了點頭,扶起劉禪,便向著一邊的林嘯,說道:“另外,還有林壯士,上月我在書信之中提到林壯士的事情,主公非常高興,回信中委任林壯士為校尉,子龍走後,便統帥州牧府親衛,負責保護公子的安全。”
“林嘯謝恩,多謝主公器重!”林嘯聞言,連忙向西跪倒,遙謝劉備。
校尉的職位,已然不低,趙雲跟隨劉備多年,目前也只是個牙將。校尉之上,便是牙將了,關張等將,目前也不過是個雜號將軍,不過這也與劉備自身官職有關係,劉備目前只是左將軍,便是想大肆封賞,也沒有那個資格。
“接印!”諸葛亮滿意的點了點頭,取過桌案上的印綬交給林嘯。
林嘯鄭重的伸出雙手接過印綬。
“士元回來之後,若是周瑜對荊州用兵,將領方面可能有些不夠,到時候還望林校尉多多出力!”
林嘯聞言,咬牙說道:“這是自然,到時候若有差遣,萬死不辭!更何況我與江東仇深似海,若是遇到當年的那些“老朋友”,就再好不過了!”
諸葛亮拍了拍林嘯的肩膀,安慰道:“切勿魯莽,到時候聽士元之命行事便好!”
“諾!”林嘯深深吸了口氣,點頭答應下來。
諸葛亮叮囑完方方面面,這才下達了逐客令:“你們離開吧,我處理完政務也要回家準備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