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著,第二天,楊殊點齊人馬,浩浩蕩蕩往白門峽去了。
因為提前洩露出來的風聲,城外的商戶們一副果然如此的心態。
他們甚至同仇敵愾,希望楊公子能把宗家壓倒。既然要保家衛國,就好好當他的忠臣良將,來拋什麼偏門錢?
不得不說,對於某些人,大眾的道德要求更高。他們倘若有一絲行差踏錯,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相反,楊公子這種紈絝,好財太應當了,根本算不上什麼缺點。反而他不欺壓商人這一點,變成了讓人感恩戴德的優點。
人,有時候就是這麼犯賤。
……
高塘離白門峽不算遠,幾天後,他們便進了宗家的勢力範圍。
這麼大的動靜,宗家怎麼會沒得到風聲?
但直到楊殊踏進白門峽的地界,甚至行了不短的一條路,才見到了宗家招展的旗幟。
帶了全副行頭的楊殊坐在車裡,點評道:“他們果然等著我上門。”
明微懶洋洋靠在榻上,吃著冬日難得的鮮果,說道:“我更好奇了,憑你表面的身份,值得宗家費這樣的心思?”
他剛被貶過來,按兵不動,不聞不問。然後花了幾個月鋪墊,就為了等一個機會,讓他有理由堂而皇之地過來。
楊殊表面上是什麼人?先博陵侯楊望的嫡孫,明成公主的後輩。雖說宗家和楊家祖輩有交情,可這些年早就淡了來往。
而且,楊家又不是絕了後,現任博陵侯一大家子好端端的留在京城呢!
再往裡想一層,也不過就是他的身世之謎,皇帝和貴妃的私生子。
皇帝現在有三個成年皇子活著,太子和信王安王好端端的,來討好他一個私生子?宗家要是有這個毛病,哪還能存活到現在。
“你懷疑他們知道內情?”
明微搖頭:“不好說。你的身世,知道的人應該不多。”
楊殊好奇的也是這點,怎麼想都覺得,宗家不應該知道這個秘密。先太子和他們並沒有過多來往,長公主從來沒跟他提過。
說話間,宗家的人已經到了近前,有人喊道:“來者止步!你們是何方駐軍?可有調令?”
楊殊輕笑一聲:“下馬威。”演得還挺像。
什麼駐軍調令,就幾十人的隊伍,一看就是親衛,要什麼調令?
阿玄上前交涉:“我家公子是明成長公主嫡孫,現任高塘馬監,特來拜會宗將軍!”
“是嗎?”對方很不友善,”既然不是軍隊,何以全副盔甲?到別人家做客,這樣好像不太好啊!”
阿玄冷冷道:“我家公子便是去面聖,也是這麼走到宮門口的。怎麼,宗將軍的派頭比聖上還要大嗎?”
這句話對方不敢接了,頓了下,才道:“你也說是宮門口,如果不卸甲,也行,就送到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