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公曆697年3月下旬,馬其汗國二十一萬大軍北征帝國五湖郡南部溫寧府與巴陵府,經過一番戰事,帝國大軍後撤,馬其汗國控制溫寧、巴陵二府。
大陸公曆697年4月上旬,太平軍主帥成大猷改向攻打五湖郡九江府,九江府全境失陷,拒太平教接管政務,成大猷與太平教高層嫌隙漸深。
大陸公曆697年4月,赤狄人使者卡龍、柏因人朵兒部陀邏與賽克斯部塔克拉秘訪李無鋒。
大陸公曆697年3—5月,詹姆斯擔任西北財政署署長兼西北銀行行長,楊正彬擔任西北經濟髮長署署長,蘇民瞬擔任西北建設署署長,象徵帝國大學系勢力正在進入西北高層;梁崇信任西北第一軍團軍團長、崔文秀任騰格里軍團軍團長、赫連勃任北呂宋軍團軍團長、康建國任南捷洛克軍團軍團長。
大陸公曆697年4月下旬,李無鋒車隊於天水招刺,梁崇信大怒,與崆峒派合作在隴東、天水二府展開滅絕太平教勢力的大屠殺;與此同時,九皇子宣佈組建帝國第八、九軍團,七皇子要求組建第十軍團,帝國開始擴軍。
大陸公曆697年5月15日夜,在羅卑人的支援下,樓蘭公主哈麗琴娜率樓蘭舊部發動兵變,被西北軍撲滅,哈麗琴娜被補,史稱“五月半政變”。
大陸公曆697年五月,西域諸國發起倒崔運動,遭到西北軍的強力壓制,不久平息,羅卑人在西域諸國的潛勢力全毀且李無鋒在西域諸國的統治至此穩固。
大陸公曆697年5月下旬,帝國大軍在溫寧府與馬其汗大軍發生戰事,雙方損失慘重,最後馬其汗軍撤至巴陵府,溫寧府全境收復。
大陸公曆697年6月,司徒泰撕毀與太平教的協議,在向千秋的幫助下,帝國大軍一舉攻克滄州府,帝國統一燕雲郡,經此一役,太平教開始由盛轉衰。
大陸公曆697年6月,李無峰與賤民代表雷蒼圃、朱娘達成諸多協議,賤民勢力為李所用,李無鋒潛勢力延伸至帝國江南、東海二郡且西北水軍實力大增。
大陸公曆697年5—6月,西北大軍兵出東騰格里草原與羅卑人展開激戰,羅卑大軍撤至烏蘭集二百里外。羅卑人在東騰格里草原東部優勢瓦解,西北成為東騰格里草原東部新霸主,史稱“第三次西北戰爭”。
大陸公曆697年6月中旬,赤狄人與羅卑人之間再次爆發戰爭,為“第八次騰格里戰爭”,赤狄名將全殲羅卑北路大軍,羅卑名將屠答全殲赤狄南路大軍。
大陸公曆697年6—7月,安歐人再次調停赤狄人與羅卑人的戰事,雙方進入談判。
大陸公曆697年7月,李無鋒重遇大學同窗普洛夫蘭與其未婚妻德萊塞,最後普洛夫凡成為李無鋒在西大陸的私人代表,李無鋒開始在西大陸佈局。
大陸公曆697年7月上旬,太平教聖王尤道方與武相薄近塵日漸不和,為太平教埋下失敗的種子。
大陸公曆697年7月,李無鋒與羅卑特使多尼簽訂合約,共抗赤狄人,李無鋒實質控制原羅卑徵東部大部分土地,羅卑親西北派勢力大增,李無鋒在羅卑高層影響力擴大。
大陸公曆697年7月中旬,西北與莫特聯軍入侵圖布族領地,圖布全族投降,李無鋒設立圖布自治領,圖布原頭人納什特任首任自治領領主,圖布族正式融入西北,緊接著求爾人也宣佈效忠李無鋒。
大陸公曆697年8月,在安歐人的配合下,赤狄人殲滅羅卑人護衛軍二十餘萬人,李無鋒大驚之餘,以兵威之勢要求赤狄人與羅卑人和談,鑑於周邊地區聲援西北的談話,赤狄人被迫與羅卑人和談,。
大陸公曆697年9月上旬,李無鋒在慶陽府召開第一次西北各族團結和平大會,發表了名為“霸王之誓”的宣言,正式的對手下表達了征服天下的大志。
同時蘇秦與西斯羅帝國簽訂“西斯羅帝國——唐河帝國西北郡及附屬地友好和平條約”,雙方和談,銀川府態勢趨穩。
大陸公曆697年9月,天南大軍兵鋒直指瀘江,經過連番激戰,瀘江被郎家所破,雙方死傷慘重,為瀘江爭奪戰,林家勢力經此一役,標示其在關西郡勢力崩潰的開始。
大陸公曆697年9月中旬,西北大軍與莫特、圖布遊騎大軍入關,帝國各大勢力震動,李家與郎家商議,西北接管巴山北部崑崙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