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有什麼?”
賈平安丟擲這個問題。
李弘想了想,“海水。”
可憐的娃,沒吃過生猛海鮮。
“大海不只是有海水,海水還孕育的無數魚鮮。”
“有的地方甚至能踩著魚的脊背上岸。”
那麼多?
幾個學生都有些小激動。
“人需要吃肉,但肉就那麼多,為何不用魚鮮來彌補呢?”
“吃魚和吃肉一樣?”
太子這話讓賈平安想抽他一巴掌,“你這話有些像是何不食肉糜。你去海邊看看,那些漁民平日裡多是吃魚鮮。”
郝米舉手,賈平安點頭。
“先生,可魚鮮運送到長安後就臭了。”
賈平安點頭,“說得好。不過你卻不知曉魚鮮還能製成乾貨,如此儲存的時日就長了。另外……海邊多少人口?沿海多少人口?”
李弘若有所思,“若是鼓勵百姓出海捕魚……沿海一帶的百姓就能吃上肉,多餘的還能製成乾貨販賣到大唐各處,利國利民。”
著!
賈平安說道:“正是如此。今日說魚鮮之事就是想告訴你,為政者莫要蕭規曹隨,要因地制宜,要與時俱進,結合實際來決策。”
太子頷首,“有些人說當從聖賢書中去尋治國大道……”
“先讓他們治個痔瘻再說。”
賈平安冷著臉,“幾本儒學經典被奉為治國齊家的圭臬,一群豬腦子為何如此?只因他們除去儒學之外再無別的學識。”
妙啊!
太子眼前一亮,“是了,他們就只會儒學。若是不把儒學說成是經天緯地之學,若是不把儒學變成人人都信奉的圭臬,他們的地位如何能彰顯?”
賈平安笑了,隨即下課。
一回身,他就看到了皇后。
“阿姐!”
賈平安無比慶幸先前自己把馬上風改成了痔瘻,否則今日這一頓毒打在所難免。
等他走後,武媚問了太子,“先前那番話你從何想的?”
太子說道:“舅舅教過……犯事要看利益,一件事中誰得了利益,誰的利益最大,再去看動機。鼓動儒學成為圭臬誰的利益最大?我以為是儒者。結合歷史去看,儒學起於前漢,但一直不得重用,號稱獨尊儒術的漢武治國也並非用的儒學……”
武媚微微點頭。
“可廢黜百家後,得有一門學問成為顯學,沒了百家,儒學就不戰而勝。”
武媚頷首,“儒者鼓吹儒學無所不能,這本就是一件很荒謬之事。”
“阿孃也是這般看的嗎?”
“對。”
“我還覺著儒者大多假。”
“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