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安吸吸鼻子,“當年在華州時,每年冬季我都冷的不行,手指腳趾頭都腫脹起來,又癢又痛。恨不能每日都縮在被子裡不出來,可在被子裡依舊被冷的瑟瑟發抖。”
這個時代的百姓對於取暖這個概念基本為零。
權貴可以燒炭取暖,百姓哪裡買得起炭?
於是通訊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記得當時村裡有個懶漢,冬日裡被冷的不行,就裹著被子出門,遠看就像是一個圓球在滾動。
“百姓家中燒不起炭,若是當時有這等鐵爐子,石炭也不貴,那冬日便是最為享受的時刻。”
後世一家子圍在鐵爐子邊閒聊,是許多孩子一輩子的溫馨記憶。
武媚若有所思,“百姓果然苦不堪言。我在感業寺時也是如此。”
阿弟竟然能弄出這等好東西來,若非鐵價貴,怕是百姓家中能人手一個。不過也無需擔憂,上次平安說鴨綠水兩岸就有大鐵礦,只要採了來,冶煉成鐵塊送到長安,鐵價自然就會回落。
她看著賈平安,眸色溫柔。
阿弟做了鐵爐子,第一個就送到了我這裡,拳拳之心……阿姐那邊有什麼好東西也記不起宮中的我,一心只想著攀附皇帝。果然,阿弟待我真,家中對我假。
她突然展顏一笑,“平安你詩才了得,可能作詩一首?”
呃!
我牛筆吹大了。
賈平安搜腸刮肚,猛地想到了一篇文章。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一個賣炭翁的形象便出現了,活靈活現。
武陽公果然是大才槃槃吶!
周山象看著賈師傅,臉上多了些紅暈。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這……
這不是對內侍的控訴嗎?
周山象不禁呆住了。
“平安說的是那些驕橫的內侍?”
武媚的眉間多了冷色,“宮中時常能見到這等人,仗著權勢飛揚跋扈。如此我當令蔣涵清理一番。”
這不是無妄之災嗎?
賈平安覺得自己造孽造大發了,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這事兒竟然是功德。宮中的內侍作威作福的不少,藉此清理一番,這不是功德是什麼?
老邵不知怎地沒在,晚些周山象送賈平安出去。
“武陽公,宮中是有這等內侍,往日不好動他們,今日武陽公藉著一首詩卻打動了皇后。”
周山象看了他一眼,見他平靜,不禁暗贊。
“人說勸諫要高明,武陽公這便是極為高明的勸諫手段……”
我只是隨口一說,你竟然把它無限拔高,賈平安微微一笑。
周山象把賈平安送了出去,才將回來,皇帝來了。
“這是何物?”
李治看到了鐵爐子,不,是聽到了銅壺響。
武媚笑道:“這是平安弄的爐子,陛下來看看。”
一番檢視,李治不禁讚道:“能取暖,能燒水做飯,果然是個好東西。”
好東西你得賞賜,不賞賜空口白牙就想用嗎?
李治有些心動了,想著自己那邊是不是弄一個鐵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