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雞。”
“吃,一二三。”
“東風。”
“碰!”
一個時辰後,賈平安起身,“臣要回百騎了。”
武媚抬頭,面無表情的道:“坐下。”
“臣……”
“繼續。”
半個時辰後,賈平安起身,“昭儀,你如今有孕,每日不能超過一個時辰,否則對孩子不好。”
武媚這才作罷。
當晚,李治吃了晚飯,然後在宮中溜達消食。
“陛下。”蕭淑妃就像是幽靈般的冒了出來。
“朕今夜有事。”李治本想和愛妃共度良宵,但一想到蕭淑妃滿嘴的邪祟,就覺得膈應,“改日吧。”
蕭淑妃幽怨而去。
“陛下。”
王皇后那邊來人了。
“朕還有事。”
所謂後宮三千自然是個笑談,但帝王的女人多卻是不爭的事實。
到了晚上去哪睡,剛開始帝王可以遵循身體的本能反應,但後續多半就變成了政治考量。
你想睡誰不是看你喜歡誰,而是要考慮對方身後的勢力,要做給別人看。
於是敦倫就變得不單純了。
為何不能隨心所欲呢?
李治覺得帝王很累。
但王皇后最近和外面加緊了勾結的力度,宮內不斷勸說他立陳王為太子,宮外的長孫無忌等人也在施壓。
可朕才多大?
朕才二十多歲,你等就想讓朕立太子,這是盼著朕早死呢?
作為帝王,博覽全書是必須的,特別是史書。歷代帝王都把史書當做是帝王教材,讓子孫仔細研讀。
先帝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你看看史書裡的那些帝王,除非是短命的,否則但凡早早就立了太子,不是太子倒黴就是帝王倒黴。
為何?
因為猜忌。
太子會有自己的一套班底,漸漸羽翼豐滿。而權力將成為父子之間的籌碼,漸漸的把父子情義消磨的乾乾淨淨的,最後成為對手。
遠的不說,前隋的太子楊勇就是被自家老爹楊堅給猜忌了,最後淪為冷宮中人,被弟弟楊廣弄死。本朝的第一個太子李建成被自家兄弟,也就是李治的老爹幹掉了。
隨後太宗皇帝也沒好到哪去,看看李承乾這位大哥,當初立他為太子時,先帝是何等的疼愛,何等的信重。可隨著時光流逝,父子間在權利的作用下變成了仇人,最終兵戈相見。
“這是逼朕!”
李治眉間多了冷意。
到了武媚的宮殿外,李治剛想進去,就聽到了嘩啦的聲音。他擺擺手,示意別急。
“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