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次大敗,就足以喪失大唐的心理優勢。
所以程知節後來征伐阿史那賀魯不利後被重罰,告老歸家。
而薛仁貴在大非川兵敗後被貶為庶民。
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而後續玄宗時,大唐兵敗恆羅斯,這是帝國餘輝,也是一記警鐘。但玄宗依舊歌舞昇平。
葛邏祿人做了叛徒,但毫無疑問,那個時候的大唐軍隊遠離本土,以少擊眾,每一次都是在冒險。
大食人。
那個強大的對手,他們至今依舊隔幾年就來一次長安,號稱進貢。
所有人都歡喜來自於遠方的臣服,唯有賈平安知道,大食人一直在覬覦著東方,並積極干涉西域局勢。
西域那塊地方勢力紛雜,要想厘淸何其艱難?
更遑論還有吐蕃這個對手打破了大唐的封鎖,兵臨西域,給了大唐極大的壓力。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賈平安的腦海裡。
這個大唐當不會如此!
他抬頭,前方的敵軍正在整隊。
阿史那賀魯在叫罵。
“那個無能的朱邪孤注,一萬餘人竟然被一千唐軍擊敗,自己更是兵敗身死,他死也就罷了,可咱們如今該如何?”
他本是個狐疑的性子,歷史上蘇定方領軍萬餘,阿史那賀魯覺得以眾擊寡定然能勝,這才敢帶著麾下去衝殺,結果被蘇定方擊敗,隨後就是漫長的追殺。
麾下的將領們七嘴八舌的說著。
“可汗,唐軍就那些人,擊敗了他們前方再無阻礙,咱們去打庭州,唐人得知大軍覆滅,定然慌張,咱們順勢大張旗鼓,周邊那些臣服了唐人的部族馬上就會投奔……”
這是一個金閃閃的謀劃。
阿史那賀魯的眼中多了遲疑。
歷史上他就是靠著這個遲疑,連續躲過了梁建方和程知節的追殺。
“可汗,若是退卻……”
阿史那賀魯看看那些將士,心中一個激靈。
“一萬唐軍就讓咱們退卻,將士們怕是會惶然。”
後世那支隊,見到某些球隊就怕,本來十成本事也就能用出五六成來。而對手見他們害怕,心情極端放鬆,十成本事能使出十二成來,於是踢的輕鬆寫意。
這等畏懼一直延續了幾十年,以至於成了心魔。
而若是賀魯面臨一萬唐軍選擇撤退,後果就是軍心散亂。
他咬牙道:“此次咱們分兵。從左右繞過去,打散唐軍。”
麾下將領說道:“可汗,這樣固然能讓唐軍分散,可我軍也分散了。若是唐軍趁機發動突擊……”
唐軍最擅長的就是這個,你分兵就是作死。
孃的!
阿史那賀魯愁腸百結。
有人說道:“那要不……咱們用小股人馬去襲擾,兩三千即可,從側翼給他們一下,他們若是動了,咱們主力就趁機衝擊。若是不動,側翼始終有威脅。”
“妙啊!”阿史那賀魯看看此人,讚道:“此戰若是取勝,你為頭功。”
隨即三千騎兵從右側繞了過去。
“出擊!”
阿史那賀魯喊道:“此戰定然要擊敗唐軍,一路殺到庭州,一路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