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宗愕然。
衛無雙愕然。
這是那個初次上陣的賈師傅?
怎地那麼老練?
包東看了和袁晨在說話的賈平安一眼,心道這人就是主意多,不服不行啊!
“賈文書建議把京觀築在吐蕃使團的必經之路上……”
這些叛軍是吐蕃人驅使的,那麼吐蕃人定然在等著他們把大唐使團嚇走的好訊息……
期待啊期待,就在這種期待的心態中,當他們在半路遇到這個京觀時……
一個字在眾人的心頭盤旋著。
騷!
……
清晨,百餘人的營地收拾完畢,祿東贊(噶爾·東贊)站在營地前,銳利的雙目透過時空,彷彿看到了長安城。
他是大唐人民的老朋友,當年出使長安時就深得太宗皇帝的讚許,說他有宰相之才。
如今他再度出使,卻是為了弔唁當年那個讚賞自己的皇帝。
“歲月無情,縱使你無敵於天下,最終卻只能化為灰煙,所以……爭什麼?鬥什麼?”
祿東贊回身,眯眼看著已經就緒的使團,微微頷首。
“那些吐谷渾人出動了嗎?”
他上馬,有人圍攏過來聽令。
“大相,吐谷渾人傾巢出動。”
“很好。”祿東贊看著陽光在東方升起,含笑道:“這般好的天氣,為何要人來迎接?”
眾人不禁大笑起來。
“大相先讓唐人來迎接,可他們卻沒想到有吐谷渾人在伏擊他們,領隊的不管是誰,怕是會嚇壞了,隨後就會逃竄,丟盡了唐人的臉面。”
“不止如此!”一個官員用崇敬的目光看著祿東贊,“大相此舉還有一層意思,唐人迎接咱們的人跑了,咱們到了長安之後,就能據此斥責唐人無信。”
“這是一箭雙鵰啊!”
眾人不禁歡喜不已。
祿東贊沉聲道:“李世民去了,李治如何,這是我們需要確認的。若是他軟弱,若是大唐因此而陷入內部爭鬥,那麼就是我們的機會。”
隊伍出發了。
不斷有官員來請教問題,祿東贊也很是寬容的一一解答。
“……吐蕃身處高地,土地貧瘠,而低處就是吐谷渾等國,滅了他們,不但能獲取田地,更是能獲取人口。”
“大相,那要如何才能讓唐人放棄警覺呢?”
這是個好問題。
祿東贊遙望著長安方向,腦海裡萬般昔日過往閃過,“第一就是示威。記住了,不可一味軟弱,此次咱們先是讓唐人來迎,隨後用吐谷渾叛軍來恐嚇他們,當我站在長安城中時,就能據此質問唐人君臣,為何言而無信。如此先聲奪人!隨後再粉飾和平,唐人君臣自然不疑。”
歷史上的大唐君臣確實是放鬆了對吐蕃的警覺,導致被他們步步蠶食,最後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這也是兵法呀!”
祿東贊點頭。
他是吐蕃有名的智者,也是最有名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