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聽時不甚在意,而事到如今倏然得知了九山製作者的名字,反是隱約能夠理解這兩句詩中暗藏的玄妙之處。
仰頭定定凝視著段止簫的面頰,卻是見他狹眸微眯,繼續開口朗朗闡述道:“風家織遙,乃是戰功赫赫的將門之後,父皇待她寵愛有加,多是因她一身獨特的風氏武功,英氣逼人,風姿卓越,與宮中其他妃子嬌弱可人的模樣全然不同。”
“浮緣風家?”譚今嶄聽罷愣道,“那也是昔日駐守王都的一大家族啊!”
“是,往日有那忠心耿耿的風家尚在,才會對孟家勢力形成一定的壓制,使得這居心叵測的老狐貍不敢輕舉妄動——只可惜風家命薄,其地位身份皆是一脈單傳,所以待那風大將軍驀然戰死沙場,所有支撐風家的力量便是轟然倒塌,灰飛煙滅。”段止簫緩聲道,“正是因此,才造就了風織遙一心試圖複興家族的迫切想法……不過,單單憑此,自然是不至於倏然遭罪,偏偏她風織遙複興家族的方法,與一般人都不一樣。”
“不一樣?”譚今嶄疑惑道。
段止簫揚眉一笑,眸中光澤卻已是淩厲如刃:“她想當皇帝。”
話音未落,四下皆驚。
我瞠目結舌地望著段止簫一片淩然的冰冷雙眸,一時駭得說不出半句話來,而沐樾言則是始終淡淡地站在門邊暗處,一言不發,倒是那譚今嶄已然驚得面色大變,倉皇問道:“什麼?殿下是想說,那一介普通妃嬪,竟是想要沾手龍椅,妄圖成為女皇麼?”
“可不是麼……譚卿你說這可笑不可笑——她風織遙乃是名揚天下的忠臣之後,卻是在私下覬覦著一些不該由她得到的東西,一邊拼命地索取著我父皇對她的寵信,一邊還偏要在宮中建立自己的政權體系。”段止簫涼聲諷笑道,“若不是在那一步一步的算計中丟了自己親生女兒的性命,她怕是一輩子都不會從這恍惚大夢中清醒——好在父皇待她用情至深,不願取她性命,遂才命人連夜將她母子二人一同驅逐出城,永世不再相見罷。”
一長串舊事陳述完畢,那譚今嶄卻是倏然陷入沉思之中,似是在慎重思考分析著事情的是非對錯,遂沉默良久,方才坦誠言道:“……臣聽殿下這樣一番敘述,反是隱約覺得,那段琬夜從頭到尾,也不過是被其母妃連累罷了,追根究底,他也並無什麼實質性的過錯。”
“哦?”段止簫眯眼笑道,“譚卿這番見解,倒很是與眾不同啊。”
“不過是如實回答罷了……”譚今嶄喃喃說道,“臣知曉宮中母子富貴皆是輔車相依,唇亡則齒寒,但,段琬夜這般才德兼備,文武雙全的段家兒郎,本應是身居高位,輔佐於帝王之側,而如今卻是不幸墮落為寇,滿心複仇之火,也著實是讓人扼腕嘆息啊……”
“罷了,罷了,這段琬夜一事,已是匆匆過去了十二年有餘,就算是現下在此為其嘆息惆悵,也無法改變其母妃張狂作亂的事實。”段止簫眸色微斂,旋即搖手說道,“若當真是為這段氏江山的未來著想的話,便應該是不遺餘力地消滅那些妄圖推翻政權的亂臣賊子,不是嗎?”
此言一出,那譚今嶄便已是愕然醒神,慌忙俯首立於段止簫面前,眉目微揚,聲如錚錚鐵骨道:“殿下說的是,臣既然已經決心追隨在您身後,定是會全心全意地助您一臂之力,以此共同守衛這段氏江山的每一寸土地。”
段止簫含笑望著譚今嶄的赤誠雙眸,半晌無言,卻是緩緩自那木椅之上站起身來,踱步上前,湊近他耳畔低語道:
“譚卿,我信你。”
那聲音柔和有致,宛若笛音,飄飄然地傳至耳畔,頗有幾分蠱惑之意。
譚今嶄在一旁見在眼中,自是聽在心中,如此一來,不由備受鼓舞,連連向段止簫肅聲承諾道:“我譚家世世代代駐守於北域邊境,一致為段氏宗家效勞,絕無二心。”
此番話語皆是出自肺腑,滿腔誠摯,旁人聽來只道是那譚今嶄一寸丹心,露膽披誠,而段止簫見了自是笑意更甚,探手拂他肩道:“譚卿誠意,我已瞭然在心,日後路長,怕是更需你我之間赤誠相見,相互照拂。”
“是,臣有意同殿下一同商議應敵之策——今日過後,便會差人連夜前往觀晝城,蒐集諸方情報,以此限制段琬夜的行動。”譚今嶄凝聲道,“日後變數雖多,但城池之間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臣亦準備在打探情報的同時為將來的戰事做好準備,以免屆時被人搶得先手,打個措手不及。”
“嗯,如此甚好。”段止簫頷首贊同道,“過些日子我也會派遣一部分下屬去往偏南一帶進行支援,至於具體安排如何,還需查探詳情之後再作打算。”
“臣謹遵殿下吩咐。”譚今嶄低眉順目地應和道。
段止簫微微抬頜,那俊雅面容上笑意如風,如此一眼看去,倒是溫文爾雅,平易近人,然熟知其本性之人,卻不難知曉他愈是笑得這般溫柔瀟灑,便愈是暗藏鋒芒。
果不其然,在他默然沿著正廳的邊緣踱步一週之後,反是再度昂首,看似無意般的出聲輕道:“對了,譚卿……說起來,我且還有一事想要問你。”
譚今嶄聽得略微愣了片刻,隨後複又跟上了段止簫的腳步,靜靜佇立於他身後問道:“殿下還有什麼想要問的嗎?”
“方才一直執著於談論舊事,倒是全然忘了,前日你在那闌飲山上無故遇刺一事。”狹長的眼尾微微一挑,段止簫緩步前行的動作一滯,轉而回眸望向他道,“也不知譚夫人現下狀況如何,既是不慎受了驚嚇,如今可是恢複得好些了?”
譚今嶄面色不改,只是淡淡應聲答道:“多謝殿下掛心,內人當前已無大礙,不過自那日驟然受寒之後,便一直滯留於屋中靜養,未曾出門半步。”
“唔,近來雪大天寒,確實是不宜外出。”段止簫溫聲道,“想來譚夫人也是初到謹耀城,一時受不住這般極寒的天氣……恰好我那簫霜園中的大夫皆是來自浮緣本土,若是譚卿有需要的話,只需招呼一聲即可。”
話已至此,那段止簫言語之中的含義已是十足分明,偏那譚今嶄卻依然是態度如常,面不改色地回絕他道:“臣多謝殿下好意,只是現下內人身子尚且康健,便……暫且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