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沈孝剛端起碗來,見狀就皺起了眉,“你不吃了?”
怎麼吃這麼少。上回在仙客來見她,也是隨意吃幾口就不吃了。
李述被沈孝今天從頭到尾一張肅沉的臉弄得心頭正慌,覺得沈大人今日是看她哪哪兒都不順眼。
這會兒在飯桌上,好似他下一秒就能給她念一首“鋤禾日當午”來讓她體會民間疾苦。
自從被逮住“姦情”後,李述對著沈孝就格外心虛,連忙抓過碗來,“我吃我吃。”
我吃還不行麼。
片刻後。
沈孝碗裡都見底了,眼抬過來,這頭李述還在數米粒。
別人吃飯是用碗來做計量單位,李述吃飯大概是用粒來做計量單位。
於是沈大人又皺起了一張憂國憂民的臉,“你怎麼吃這麼少。”
李述:……
完了完了他要開始背“汗滴禾下土”了。
李述皺起了臉,低聲辯解,“齋飯不好吃。”
她一定要給千福寺換個廚子!
沈孝看她一臉為難,聲低氣弱的模樣,就像是被父母逼著吃飯的小孩兒。怎麼他有那麼嚴肅苛刻麼。
他沒忍住笑了一聲,“你怎麼這麼挑食。淮揚菜也不好吃,齋飯也不好吃。那到底什麼好吃。”
她隔三差五就去一次仙客來,沈孝還當她是個饕餮,原來這麼挑食。
李述皺眉,心想他怎麼知道自己不愛吃淮揚菜。旋即就想到上回為了拉攏沈孝,在金玉閣點了滿桌子淮揚菜。
沒想到他還挺細心的。
沈孝看了李述片刻,忽然心念一動,問,“你喜歡吃魚麼?”
李述被他這個沒頭沒尾的話給問愣了,想了想回道,“還……還行吧。鯽魚湯還挺好喝的。”
於是沈大人就沉穩地點了點頭。
嗯,跟他家貓還挺像的。
幸好他會釣魚。
下午時,整個寺廟都是僧人嗡嗡的一片講經聲,李述和沈孝漫漫在寺裡散步,半山腰有一處涼亭,二人走了進去。
自入了秋後,雨也慢慢小了,山風吹起滿山楓葉,深深淺淺一片紅。
李述嘆了一聲,“上回來千福寺,滿山的葉子還是綠的。”
那次她墜崖,與崔進之決裂。數月過去,人心如何變,在外面是看不出來的。唯有山中草木顯露出歲月變遷的痕跡。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這漫山楓葉也算是這附近難得的景色,更兼今日雨漸停,因此周圍不少村間老頭老嫗都過來上香賞景。
站在涼亭上,李述俯視著三三兩兩相伴著爬山的村民。
身在高位,很難看到民間的情況。朝中一句政令,一場黨爭,可民間要付出的代價卻非常大。之前關中大旱,太子和二皇子爭,戶部因此好幾個月都籌措不到糧食,沒法賑災。不知道這些爬山的鄉民,在那段日子又是怎麼熬過去的。
她在那件事裡也沒少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