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這檔綜藝節目名字為《溫馨小屋》, 是一檔當下比較流行的慢節奏生活記錄性質的綜藝節目, 同時也是一檔公益節目。
節目中有四位固定嘉賓, 兩男兩女的模式。
四位固定嘉賓先從節目組處賺取本金,然後在節目組選址的村子裡,開一處農家樂, 招待客人。
這些客人不能是普通人,只能是明星, 可節目組不會花錢去邀請明星,想讓明星過來只能四位嘉賓自己想辦法,拼自己的人際關系。
同時四位嘉賓之間也存在著競爭關系。
每一位到農家樂做客的明星在結束時都要在小本子上寫留言,並為四位嘉賓的服務態度打分。
每一期得分最高的嘉賓將獲得節目組提供的10萬元的愛心基金。
最後等12期節目錄制完畢,獲得愛心基金數量最多的嘉賓將再獲100萬的愛心基金獎勵。
最後節目組會用這筆錢, 以該嘉賓的名字為山區的孩子建造一座希望小學,並獲得華娛慈善晚會的參加資格。
華娛傳媒每年都會舉辦一屆慈善晚會, 邀請各行各業的頂尖大佬出席晚會, 獻出自己的愛心。
最開始這個慈善晚會舉辦的目的十分單純,就是公開捐錢, 但發展至今已經多了另一重含義。
——上層名流的交流會。
因此有太多人擠破腦袋都想參加這個晚會, 希望自己能在這個晚會上結識某位大佬, 從此走上一飛沖天的道路。
這檔節目在目前流行的綜藝模式框架下, 又新增了自己的新意與公益內容, 還算是比較特殊的。
最後對獲勝嘉賓的獎勵也非常有吸引力。
但這些都不是寧桐決定加入這檔綜藝的決定性因素,她真正想要加入的原因是其中一位女嘉賓的人設和她幾乎一樣。
固定嘉賓a定位:圈內新人、有不錯的演技,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 在綜藝節目播出期間有新的影視作品問世、有著不錯的廚藝、最好能靠廚藝圈粉……
這可不說的就是她嗎?
寧桐猜想這會不會是公司為自己量身定做的綜藝節目。
但仔細一想,自己就是個底層新人,還沒為公司盈利多少,公司怎麼可能專門為她打造綜藝。
應該是這檔節目正好需要這樣的一個人設,正好和自己吻合而已。
寧桐看完郵件,跟旁邊的姚靜說道:“這檔節目挺有意義的,我願意加入,不過其他三位嘉賓是誰?”
“這個還沒定好,應該都是華娛的,或者是華娛經常合作的一些藝人。”
寧桐點點頭,又想起一些上次姚靜發給她的幾個劇本。
她都認真看過了,都是非常不錯的劇本,但其中有古裝戲有現代戲,寧桐擔心自己拍古裝戲難以駕馭,便道:“靜姐,上次劇本我接《璀璨星光》這部現代戲你覺得怎麼樣?”
到藝人手裡的劇本,經紀人都是把關過的,因此姚靜聽到《璀璨星光》腦子裡立馬浮現出來劇本內容。
這部戲給寧桐的角色是女二號,飾演一個很有氣度的二線女明星。
當初她選擇這個劇本的時候,寧桐還沒有上過《野外生存挑戰》,公司也沒有綜藝邀請她做固定嘉賓。
她也不清楚寧桐與顧銘之間有什麼聯系,便覺得女二號已經是不錯的選擇了。
可現在來看,公司高層明顯有極力捧寧桐的意思。
寧桐明明有大把的好資源可以選,又何必自降身段從電影女一號變成電視劇女二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