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六道,而葉欽是第四道。
第五道的達羅德威廉姆森在兩人中間漸漸掉了下去,而葉欽正在朝他快速逼近,他感到了壓力。
他和葉欽在預賽的是就是一組選手,當時兩人都做了保留,順利晉級半決賽。
但現在,他感覺如果自己再不加速的話,很可能在彎道這個階段就會被葉欽超過去。
一瞬間的念頭,泰勒克里斯託弗開始了後半程的衝刺和加速。
葉欽在彎道的位置目光從泰勒克里斯託弗一閃即過,心中一個念頭快速的升起,果然,泰勒克里斯託弗這名加拿大選手在預賽中做了非常多的保留。
這組400米半決賽前半程大家明顯跑得要比之前快得多,而對方到了這個時候,依舊還有餘力朝前面衝刺。
在四百米的比賽裡,頂尖選手分配好速度,和葉欽一樣到了後半程進行衝刺的場景不少見,而此時此刻泰勒克里斯託弗同樣也做到了這一點。
他的目標本身是放在決賽上的,他想要在決賽上有所斬獲,但被葉欽逼到這個地步,已經不敢再多做保留。
這種情形,就有一點當年葉欽參加世青賽400米比賽時,有一組的選手被肖恩梅里特一個人的超強個人能力,帶亂了其他所有選手的節奏。
從頭到尾除了一名實力十分不錯的選手跟上了外,其他人最終的成績都比自己平常的成績差了一大截。
原因就是400米的比賽,除了速度外,還有節奏。
擅長前半程衝刺的選手在前半程爆發,速度驚人,很容易給其他選手造成一種錯覺,可能是自己這一組跑得太慢了。
拼盡全力跟上後,才發現,對方的戰術如此,前半程以快速的速度爆發,使得所有人不得不跟著他的節奏跑。
而到了後半程只能是完全拼誰的速度保持能力好。
想要有所保留的進行配速,按著自己的節奏老老實實的跑完400米,在真正的大賽裡是很難做到的。
葉欽現在的跑法起是就類似於這樣,不過他不是在第一個100米爆發,而是在200米的時候,這是根據他的技術特點,在150米300米這個階段,葉欽憑藉著自己的是絕對速度的優勢,後發而至,衝上來使得其他道次的選手感受到巨大的壓力,不得不調整和打亂自己的節奏。
泰勒克里斯託弗在前面葉欽速度驟然提升的時候,還能夠穩得住,但是進入到了彎道的二百五十米左右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被葉欽逼著不能再繼續配速和做保留。
他是第六道,視野中比較清晰的只有第七道和第八道選手,而這兩人此時此刻他已經差不多追趕上了,但在另外一邊一二三四五道次的選手,他是看不到他們的位置的。
而第四道葉欽現在已經追趕上了上來,在前伸數帶來的距離差異還沒完全抵消前,他不敢賭另外的一二三道次是否有沒有選手衝上來。
這種大賽裡的競技心態和麵對賽場情況的分析,說來長,但往往就是一瞬間,運動員本能就做出了的判斷。
二百九十米,三百米,三百一十米……
彎道進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