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承戍國的信使獻來貢品,表示願意成為燕洙國的附屬國。”
“陛下,祁筵國的信使獻來貢品,表示願意成為燕洙國的附屬國。”
“陛下.....”
來報的侍衛手捧著貢品,滿臉掛著笑,但對於顧紀年來說,都是些不足掛齒的小國家前來討好,他連禮貌的點頭都懶得做。
大約有十幾個小國家獻上了寶物後,信使入座殿堂。
與此同時,胡適穿著朝服踏入殿堂,看著那熟悉的五官的身姿,顧紀年眼前一亮,好看的彎眉挑起了一個弧度。
“元帥遲到了。”
群臣紛紛參拜元帥,元帥的身後跟著與顧紀年一同出征的唐軒。
“末將叩見陛下,臣是因為在門口撞見了唐軒才來遲的,望陛下莫要怪罪。”
顧紀年微微一笑。
他看得出,他的元帥還沒有從亡妻的陰影中走出,而唐軒亦是如此。
但,未來的路還很長,他願意陪著兄弟們一起走下去。
顧紀年不在的六年,胡適並非什麼也沒做。
帝王出征前恢複了科考制度,並且認命胡適為新任文官的‘體能訓練員’。
原因是,他覺得,文官是很重要的,他們必須身體健康,所以要經常鍛煉。
很可愛的理由,但是沒人敢反駁。
胡適一開始沒有聽懂,但後來他明白了。
這些新生狀元都是底子幹淨的人,他們的背後沒有朝堂重臣的家庭背景,他們大都是普通人家出生,是成為‘顧紀年勢力’的最佳人選。
他心中明白,現在的燕洙國,需要一次大換血。
現任的文武百官們無非是將顧紀年當做一個年輕的戰鬥武器,來幫助他們已無法上戰場的老弱病體完成一統天下的野心罷了。
如今顧紀年是整個大陸的統治者,那便要開始肆無忌憚的‘窩裡鬥’了。
若不將他們清理幹淨,那顧紀年將來每走一步都會受到限制。
帝王不喜歡被限制。
可那些老不死又是歷任的經驗豐富的老官臣,且一直忠於燕洙國,也有功名在身,顧紀年不可能真的‘清除’,只能等著時間的流逝,讓他們‘告老還鄉’,所以眼下要做的,是慢慢將他的臣子換上去。
要慢慢的,不能被發現的那種。
對於這些老人,顧紀年也是尊敬的,畢竟在現代,這種年紀的早就退休了,他們還為了燕洙國的繁榮昌盛,每天起早貪黑。
“所以,他們需要休息。”
顧紀年一邊翻看著奏摺,一邊和胡適唸叨著。
那些新任科考狀元、燕洙國的新鮮血液表示時刻準備著為顧紀年效力,帝王欣慰的點點頭。
“陛下,德妃娘娘求見。”
門外的太監低著頭一路小跑到顧紀年的書房。
“準了。”
距離凱旋大典已經過去兩天,顧紀年忙於各種朝政,每天只能在深夜回白夜殿一趟,看看熟睡中的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