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還想吃嗎?”老葉氏緊盯著穆子期吃完這一大碗餃子, 見穆子期放下勺子,立馬問道。
穆子期慢條斯理地掏出手帕擦擦嘴, 笑道:“吃飽了,奶奶, 不必緊張, 就當做這是一次期末考試,只是一次考試而已, 實在不行再複讀一年,你看當初爺爺考舉人, 同樣考了幾次才上榜。”
“啊呸呸呸!”老葉氏一聽馬上啐了一口,雙手合十,“童言無忌童言無忌,大郎, 這種話萬萬不可亂說, 免得被過路的哪路神仙不小心聽到了,不吉利。”
她挺起胸膛, 一臉的自豪,“大郎,你比你爺爺厲害,你們夫子說了, 你可是考大學的好苗子,你爺爺連個進士都沒考上。”
“奶奶,這種事可不能比。”穆子期一聽,臉都快有些發熱了, “考試內容和制度都不同,不能比較。”他爺爺比他厲害多了,在教育資源不豐富的情況下,從一介農家子成為舉人,人定是非常聰明的,自己不同,是後天造成的聰明,要不是有前世的饋贈,他的成績說不定沒有現在那麼好。
“哎呀,一樣厲害一樣厲害。”想起記憶中的丈夫,老葉氏臉上露出不易察覺的笑容,可惜相公走得早,要不然現在看到大郎這麼有出息,他一定很高興吧。
“真的不吃了?”老葉氏又問。今天她沒心思開店,事實上,從昨天開始,她就給其他人放假了,全副的心神都放在穆子期身上,“中午除了雞湯還想吃什麼?”大孫子最喜歡喝雞湯,這樣必須有。
“和平常一樣就行,免得腸胃適應不了。”穆子期安撫她,講真的,他都沒想到老葉氏對中考看得這麼重,幸好弟弟妹妹還在睡覺,要不然他們一緊張,說不定連帶著自己也會被感染。
“那就再殺一條魚,做一道清蒸魚,報紙上說吃魚的人聰明。”老葉氏馬上做出決定。
“行,我沒意見。”穆子期用冰涼的井水漱口,再擦了擦臉,就提起一隻考籃準備出發。他們一共要考八門科目,每天兩門,連考四天。
“都帶齊東西了?考試證、毛筆、墨錠、硯臺、清水……”老葉氏一樣一樣地數,盡管她昨晚上已經幫穆子期檢查過幾遍了,可還是不放心,生怕有什麼東西落下。
“奶奶放心,不會有事的,我剛才檢查過一遍了。”穆子期摟著她的肩膀,他現在一米七六左右,早就比老葉氏高出一個頭,於是溫聲安慰,“再怎麼說,我們考試的環境都比科舉考試的舒服,我這又不是第一次考。”只是這次格外重要和嚴格罷了。
聽他這麼一說,老葉氏總算是稍稍鎮定下來,在她的堅持下,兩人一起往考場走去。
考場放在縣裡的小學裡,早早的,這條街就肅清了,有治安部和城管部的人來維持秩序,不許閑雜人等經過。
天色尚未大亮,才剛剛發白,穆子期本來以為自己已經來得夠早了,沒想到他們剛走到考場附近就看到一片擁擠的人群。
“竟然這麼多人。”穆子期暗自算了下,當初他讀初一時,全縣同年級的學生有八百餘人,三年下來,陸陸續續有人退學或轉學,加上一部分人畢業考不及格,不能獲得畢業證,就沒有考高中的資格。這麼一算,參加中考的人數大概有六百。
當他看到全家齊上陣來送考時,終於明白這些人是從哪裡來的了。
想想後世的中考、高考,穆子期不得不感嘆,古往今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於考試總是無比重視。
他走去排隊,一邊對老葉氏說道:“奶奶,你先回去吧,我自己進去就行。”
“不好,我在這裡等著,萬一缺什麼東西我可以馬上回去拿。”老葉氏搖搖頭,一臉的認真,再伸手替他整整衣襟,緩聲道,“進去好好寫,不著急,像你說的,還能再考呢。”
就算真缺什麼東西也是自己跑回去拿啊,穆子期暗暗一想,再看著她那夾著銀絲、逐漸稀少的頭發,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就算是他未曾覺醒記憶的那十年,老葉氏在他心目中佔據的比重也是最大的,在這個陌生的時空中,他覺得這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人,是對自己最好的人。
“嗯,聽你的。”兩人靜靜地等待。事實上,這裡聚集有上千人,竟然不顯得喧囂,大家都安安靜靜地排隊。只要是被城管管教過的人,對於排隊有著深刻的印象,更別提這裡大都是學生,大家已經習慣在公眾場合排隊,又有老師們事先的三申五令,更是不會擔心。
期間,穆子期遇到了幾位同窗,關鍵時刻,大家都很是剋制,只小聲說了幾句閑話,沒有再多說什麼,倒是有不少人還在拿著課本或筆記認真看,算是臨陣磨刀。
他左右張望了下,人太多了,沒有找到季無病和嚴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