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a ,最快更新纏魂亂最新章節!
但是大漠卻不同,他們本來就是一個徵戰為生的民族,而且每年都有母親送自己的孩子上戰場,為的就是確保能為國家搶奪來足夠的食物,所以他們瞄準了富饒的朝廷。但是連年的徵戰不停地消耗著他們的糧食儲備,漸漸地他們的人民已經厭倦了對我朝開戰,所以當我朝主動求和的時候,大漠也欣然接受,但是要求下嫁一位和親公主,並帶去豐厚的嫁妝。此時如果再次散播出影響和平的訊息,恐怕我朝在戰場上就完完全全是劣勢了,那麼大漠為什麼在面對一塊就要一口吞下的肥肉時還要接受割出來的一點點小好處呢,指不定到時候他們只是以被我朝欺騙為藉口,行吞併之實,到時候可就是亡國了,不管是誰都沒有好果子吃。再說了,後宮之中從來只有新人笑,不見舊人哭,自己眼前這個皇後娘娘聽說早就不得皇上歡心了,怡樂公主又刁蠻任性,不堪重任,打小就不待見自己這個親舅舅,皇後娘娘卻也不由分說地嬌寵她,日後這對母女若是真的得勢了,不一定會承兌當初對自己的許諾。而反觀宣陽公主手上的籌碼就要多很多了,上有皇上給她撐腰,身邊從小就情同姐妹的貼身宮女在不久的將來就要成為大漠的太子妃,不管怎樣以後都是正宮皇後,自己倒不如倒戈於宣陽公主,扳倒皇後,萬一皇上以後真的立她為皇太女,那自己就是輔佐有功的大臣,就算她沒有當上皇太女,以後不管哪一位皇子繼位,她都是長公主,是可以在皇子成年之前垂簾聽政的,不管怎麼說在宣陽公主那裡能得到的好處可比從皇後娘娘那裡得到的要多得多了。
皇後娘娘見到丞相遲疑了這麼久有點擔心,畢竟整件事情最重要的就是他,就開口說,“丞相是有什麼顧慮嗎,本宮知道,朝中上下都在議論本宮的怡樂公主還不如宣陽公主得寵,空有大公主的頭銜,沒有什麼實際權力,比不得宣陽公主,”說著還一副很生氣的樣子看著丞相。丞相看見皇後娘娘這麼看著自己,心想不能讓她知道自己心裡的那點小九九,不然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必須要穩住她,想到這裡,丞相趕緊說,“娘娘,您誤會臣了,臣只是在想要以什麼樣的理由去見大漠使臣比較好,不會引起皇上的猜忌,畢竟臣曾經多次在早朝上為皇後娘娘和怡樂公主進言,已經引起了皇上十分的不滿,此時若是臣處理的不妥,怕是會連累了娘娘和公主,這是會讓臣良心十分不安的。”丞相說得是捶胸頓足,加上他又是皇後的親哥哥,皇後眼下最信得過的就是他了,所以他的話徹底打消了皇後娘娘對他的懷疑,皇後娘娘還很開心能夠得到他的“幫助”,心想著宣陽這個小妖女終於要蹦躂不了幾天了,還想著要等宣陽公主被送走了之後趁著皇上思念女兒心切的時候求皇上赦免怡樂公主,這樣自己就能常常見到女兒了。
丞相看見皇後娘娘一臉滿意地微笑,就知道她對自己應該是沒有懷疑了,就放心了,但是也想到皇後娘娘如此喜怒無常,陰晴不定的,自己不選擇她真是明智。但是他嘴上還是說,“娘娘還有什麼要吩咐微臣的事情嗎,若是沒有微臣就先回府給娘娘想個萬全之策了。”“本宮沒有什麼吩咐了,丞相請回吧。”丞相還以為皇後娘娘多多少少會賞賜自己一些東西,可是誰知道連個送行的丫鬟都沒有,只能自己灰溜溜地出去,真是沒面子,皇後娘娘對丞相的態度更加堅定了丞相要幫助宣陽公主上位的心。皇後娘娘自己倒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她在送走了丞相之後心裡異常高興,想著既然皇上膝下的幾個皇子的生母都沒什麼地位,自然討不了皇上的歡心,既然皇上能動立宣陽公主為皇太女的心,那也同樣能立怡樂公主為皇太女,那麼以後等怡樂公主繼承了大統,整個天下都是她們母女倆的了,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想想都覺得幸福。
出了慈寧宮後,丞相想,此時離安陽公主出嫁已經不遠了,自己要早做打算,早日跟宣陽公主達成協議。想著想著,丞相自己就來到了宣陽公主的公主殿前,擇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今日說吧。於是丞相就讓殿門外的侍衛進去通報了一聲。這時,宣陽公主正在陪著安陽公主挑婚禮禮服,聽得侍衛來報說是丞相大人求見公主。兩位公主聽了都各有心思。安陽公主說,“姐姐,聽說丞相大人是怡是不是因為我們教訓了怡樂公主,所以他要來興師問罪,那可就是來者不善啊。”宣陽公主聽了安陽公主的分析,卻是一點也不贊同,雖然她很欣賞安陽公主終於懂得分析後宮中的事了,但是還是很不到位,於是她就出言教導說,“安陽你這麼說就很不對了,自古以來,後宮中的嬪妃,公主是不得插手朝政的,那麼相對應的,大臣們也不得插手後宮事宜,丞相是三朝元老,不會不懂這個道理,再者,相比他也知道父皇寵我,當然也不敢輕易冒犯我,所以絕對不會是來興師問罪的。再說了,聽聞丞相跟皇後娘娘,怡樂公主其實也是貌合神離,所以丞相大人此次前來找我們不一定是來者不善,還有可能是來送重要情報的。”安陽公主聽了宣陽公主的分析還是覺得自己是一頭霧水,宣陽公主見她半天也沒理出個所以然來,就拉著她說,“今天就讓你看看,姐姐說得對不對,走吧,我們應該一起去殿外迎接丞相。”安陽公主對宣陽公主的這個做法更是不理解了,“姐姐為什麼要屈尊下貴去迎接丞相。”“你傻啊,人家是來送情報的,而且我們表面上還是喊皇後娘娘一聲‘母後’的,所以丞相再怎麼說也算是我們舅舅,做晚輩的應該去迎接他。”於是兩人就一起到了殿外去迎接丞相。
到了殿外,還不等丞相開口,宣陽公主就領著安陽公主給丞相問禮,“宣陽剛才才和妹妹說了好久不見舅舅,舅舅這就來了,這不,宣陽是一定要到門口來迎接您的,只是一路上走得有些慢,還請舅舅恕罪。”宣陽公主的一番話是當著公主殿的眾人說的,自然是給足了丞相面子,丞相很是滿意宣陽公主的做法,但他嘴上還是很謙虛地說,“兩位公主親自到殿外來迎接真是折殺臣了。”“哪裡哪裡,我們做晚輩的對長輩再怎麼高接遠迎不是不為過的,舅舅快別站在殿外了,請隨我們進去歇息,也好讓宣陽給您敬茶啊。”說著就同安陽公主一起把丞相請到了公主殿內。
這一路上,宣陽公主都給了丞相許多吹捧和誇贊,只把丞相誇得是飄飄乎的,丞相心想,想不到著宣陽公主這麼會說話,也難怪皇上這麼寵她,自己只跟她相處了短短幾十分鐘就快要完全被她收服了,只是不知道皇後娘娘在宣陽公主殿內有沒有安插什麼眼線沒有,想來要速戰速決啊。
於是丞相坐定下來了之後,也沒多跟宣陽公主多寒暄幾句就直奔主題說,“宣陽公主,實不相瞞,臣這次來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同公主說的,此事關系重大,公主可否借一步說話。”宣陽公主心想,果然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不過看他的態度也知道應該不是來害自己的,就揮輝手讓殿裡的宮女侍衛全都下去了,殿裡此時只留了宣陽公主,安陽公主和丞相三人。“舅舅有話盡管吩咐,只要宣陽能幫得上忙的,一定出手。”“臣在說之前想請公主一定要相信臣,相信兩位公主也知道,臣同皇後娘娘和怡樂公主確實是貌合神離,所以臣接下來所說的一切,公主都請務必相信。”宣陽公主心想,這個丞相也委實讓人覺得奇怪,他不去幫襯自己的親妹妹,親外甥女,反倒跑到她這裡來表忠心,但是明裡還是不動聲色。丞相看見宣陽公主和安陽公主都沒有表態,知道她們八成也是不相信,可是當務之急還是要盡快取得她們的信任才好,就不管不顧地接著說,“實不相瞞,臣剛才從皇後娘娘的慈寧宮出來,皇後娘娘召見臣是在商量把宣陽公主送去大漠和親的事。”“哦?可是此次前去和親的不是安陽嗎,本宮怎麼還要前往,難不成是做陪嫁丫鬟去?”宣陽公主自然知道丞相和皇後娘娘一向不和,但是她們兩人畢竟還是親兄妹,最是容易達成協議,所以自己還要測試丞相對自己是不是真心的,就假裝生氣地質問。
丞相聽見宣陽公主連自稱的口吻都變了,想必她是生氣了,急忙說,”公主恕罪,微臣哪裡敢這麼小看公主,皇後娘娘是另外有預謀的。”說著還慌忙從椅子上下來,跪在地上說。宣陽公主跟安陽公主交換了一個眼色,安陽公主上前去扶起丞相說,“舅舅不必驚慌,宣陽姐姐只是跟您開個玩笑而已,姐姐你也真是的,把舅舅嚇得這麼慘。”丞相心想,數日前你不過就是個貼身宮女,連跟我說話的資格都沒有,現在要我公主長公主短地叫,真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啊。但嘴上還是說,“臣謝過安陽公主,宣陽公主。”“舅舅快喝口茶壓壓驚,剛才宣陽不小心嚇到舅舅了,舅舅不會生氣吧,”宣陽公主看了丞相的反應後,已經可以初步確定丞相應該是有求於她了,所以接下來說的應該都是真的。“臣怎麼會敢怪罪公主呢,公主言重了,只是還請公主相信臣,讓臣告知您整件事情,不然公主您的處境就危險了。”丞相看上去很著急的樣子,還有些不安,宣陽公主急忙說,“舅舅請說。”
“方才皇後娘娘召見微臣,其實說找微臣密謀坑害公主您,皇後娘娘對您之前害的怡樂公主當面出醜被皇上懲罰的事耿耿於懷,想借微臣之手,讓微臣向此時正居住於京城的大漠使臣散佈關於安陽公主出身的事情,好讓大漠人覺得自己收到了朝廷的欺騙,然後惱羞成怒大舉來犯,最後逼的皇上不得不派您去和親,也好永絕後患,獨霸後宮,可是臣心念公主,這才冒險來送信,”宣陽公主心想丞相以前也是極力在父皇面前主張讓她去和親,現在怎麼態度來了個三百六十度大轉彎,居然還要在皇後娘娘開始處心積慮地對付她的時候幫她。宣陽公主是怎麼想都覺得不對勁,於是就佯裝很生氣的樣子說,“丞相大人,你怎麼可以來本宮這裡散佈謠言,離間本宮和皇後娘娘還有怡樂姐姐之間的關系,雖然後宮中一直傳言說本宮與母後和姐姐不合,但是本宮不管怎麼說也是十分敬重她們的,相信母後和怡樂姐姐也是光明磊落的人,怎麼會背地裡做這樣見不得人的小人勾當,如果丞相大人沒有什麼合理的解釋,那麼本宮可就要告到母後和父皇那裡去了。”丞相見宣陽公主一會兒一口一個舅舅的喊得十分親切,一會兒又不冷不熱地說話,現在還要威脅他要到皇上和皇後那裡告發他,看來現在自己是騎虎難下了,如果今天得不到宣陽公主的信任,他要不是被皇後背地裡陰死,要不就是被皇上一道聖旨以挑撥離間,擅自插手後宮事宜處斬,心想這個宣陽公主哪裡是個只懂得跟皇上撒嬌的小公主,分明是個涉世已深的老狐貍啊。
這是丞相只得實話實說,“公主,都到了這個份上了,臣就直說了吧,臣之前確實因為皇上過分寵愛公主而對公主心生不滿,也曾經煽動群臣在朝堂上諫言皇上要送您到大漠去和親,幸好安陽公主是識大體的人,替您前往大漠為我朝求得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