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照著安楠的性情模樣來說的。
反正那個女子得罪了他,那他就娶回來冷落她也沒那麼大的罪惡感了,況且看她的樣子,就算自己不理會她,她也能自己找到樂子吧?
於是他就想著,與其禍害那些不認識的大家小姐,不如就禍害那個不知死活敢調戲自己的好了。
裴夫人雖然覺得兒子這要求有些怪怪的,畢竟他大哥二哥娶妻時的要求都是模樣漂亮、性情溫柔賢淑;而到了他這裡,卻是圓臉圓眼睛,膽子大……
“行,那娘就照著這個要求給你找了,找到了你可不能後悔啊。”裴夫人語氣鄭重地說道。
“不後悔。”裴然說道。
突然想起什麼,又補充了一句:“對了,最好是姓安的。”
說完他不等裴夫人回應,立馬就離開了。
裴夫人剛聽到的時候還納悶:“什麼姓安的?”
過了一會兒反應過來之後,便忍不住去喊逃走的兒子:“到底哪個姓安的,你給我說清楚啊!”
裴然早就跑遠了,哪裡會回答她。
裴夫人喊完之後便忍不住笑罵道:“這小子明明心裡就有了人選,卻偏偏要給我提什麼要求,還臉圓圓、眼圓圓,膽子大呢!怪不得這些要求說得這麼清楚特殊,原來是特指的!”
知道了兒子的心思,裴夫人便興沖沖地去打聽那天去了衛家赴宴的姓安的小姑娘到底有幾個,都是誰了。
最後姓安的姑娘只有一個,裴夫人很快就找到了那天跟著安夫人一起出席宴席的安楠。
等聽到安姑娘並沒有定下親事時,便大喜,看來三兒子的親事有著落了。
而另一頭,安母也在為安楠的親事而奔波,她也很快打探清楚裴然的情況了。
裴然祖父曾經官居三品,是禮部尚書,父親現在也做到了從三品的官員,雖然裴家是這兩代才在京城裡發展下來的,但家裡人丁興旺,子弟出息,顯然是大興之兆,說實在的,安家其實與裴家並不門當戶對,準確地說,對上裴家,是高攀了。
不過裴家這兩三代才發家,人口有多,家底子便有些薄了,何況到了裴然這一代,光是他的同胞親兄弟,就有三個,而庶兄弟也有兩個,往上數,他父親那一輩,也有兄弟三個……
這樣一來,要是分家的話,便分不了什麼,不過要是子孫自己出息,能掙一條路,那就另說。
也因此,裴家都很注重讀書,裴然的幾兄弟都被裴父壓著讀書上進,考取功名,這樣的話,他們當長輩的,還能在官途上幫子孫一把,否則要是不能走上仕途,那就只能等著分出去了。
裴然的兩個大哥都已經考取了功名,裴大哥更是已經走上了仕途,而裴二哥考了舉人,還沒有中進士。
等到了裴然,也考上了舉人,但他卻並不想繼續考下去了,因為他志不在讀書當官,而是想當一個風雅文士,寫寫書法、畫個畫,下下棋、彈彈琴,就是不想庸庸碌碌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