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卿雲歌能看出古代人並不是沒有鑑賞能力,為何一連這麼多歌曲卻沒人做出反應?”
琰羅靈光一現,先前的那些廣場舞歌詞,對古代人來說難以理解,畢竟這個時代連“蘋果”都沒有,什麼“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對方知道什麼?禁忌的邊界線是日語歌,極樂淨土同樣是日語歌,至於跳舞……這個時代有這個時代的舞姿,崇尚戰舞。
如果自己是公孫大娘,來一套“劍舞”,恐怕能將這些人的情緒鼓動起來。
琰羅會跳花魁舞,但不會跳劍器舞。
“必須契合這個時代的思想,並且讓土著人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既然如此……”
“那一首!”
手機中沒有相關的歌曲了,琰羅只好清了清嗓子,開唱:
“吞吐間是雲水泱泱,指尖上是塵土茫茫,我檢點五千轉飛光,太初混沌一雙明目啟張。”
“持巨斧劈開這洪荒,開宇疆以叩問三皇,誰將我在琅環閣藏,二十四朝能納多少篇章。”
“天東有若木,鐘山有赤龍銜燭,燒熱華夏子民的五臟六腑,射金烏的箭,按在我的弓弦上,無垠霄漢不過英雄的瞭望,焉有火光,取星辰之輝來耀四方,嘗百草,也豪飲大澤河渭湯湯,斬斷鰲足,立天柱萬仞以正玄黃,如今它,仍舊是我挺直的脊樑……”
他唱的是《萬神紀》。
這一首歌簡直是為華夏一族量身定製,而且歌頌的正是遠古的那些始祖,歌詞堂皇大氣只要是炎黃子民,每一個都能感應到一股深入骨髓的感染力。
“這!”
紫王深吸了一口氣,這個時代,最大氣的歌曲是“卿雲歌”,但那首歌哪有琰羅現在唱的這一首直白?哪有這首歌感人至深?人皇謠也有相似的意境,但人皇謠在曲調上和萬神紀的朗朗上口相比,確實有差距。
原本看琰羅跳“極樂淨土”目光呆滯的人們,一個個臉上現出震撼的表情。
“這是什麼歌?”
“不知道。”
“唱的是盤古還有三皇!”
“別說話,聽著!”
有人小聲議論,但很快被其他人呵斥,於是所有人都是豎著耳朵,聽琰羅高唱一首“萬神紀”。
“常羊山拾一把干鏚,九天上乘霧見玄女,騎紅鯉在龍門遊弋,造三千字道破一點天機……”,歌聲在繼續,原本薪火廣場上盤腿而坐的人們一個個都站了起來,紫王在幽幽嘆息,當初倉頡造字天降血雨、鬼神夜哭,人族走到現在,經歷過多少艱難困苦?
薪火相傳,人族永存。
“羲和的金車走了多長,望舒御月去了何方,我上游銀河下走大荒,十二樓聽誰將故事彈唱……”
琰羅的歌聲,讓不少人都忍不住開始流下淚水——這不是哭泣,而是對人族始祖,對盤古,對日神月神,對人皇……對這個大陸上文明的根源,心中產生的感動和緬懷。
一首歌畢,無心人偶終於滿值。
“OK。”
300點與勇氣相關的振奮、激昂情感,足夠奇異物質,誕生和刑天相關的奇異面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