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這……這是哪裡?”
天上,一輪血月高懸。
天地間到處都充斥著茫茫霧氣,昏暗、蒼涼。
霧氣之中有著一條一望無際的道路,道路上一道身影孤獨的前行著!
她穿著一套白色的裙子,留著一頭短髮,臉上迷茫的神色逐漸褪去,眼底浮現出了一抹神采:“我記起來了……”
“我叫張麗。”
“我已經死了……被一位陰差大人送入了陰間。”
這一道身影,正是小張老師。
她辨別不出方位,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只能沿著腳下的路不斷的前行!
她是鬼。
感覺不到餓,感覺不到渴。
天上的那一輪血月始終未曾落下,讓她也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
道路前方竟出現了兩座廟宇。
這兩座廟宇極為奇特,一座恢弘氣派,一座卻是矮小簡陋。
城隍廟!
土地廟!
在民間神話中,城隍廟供奉的是“城隍神”,城隍位高權重,是陰司在人間各地的神官,負責監督人間法度、登記人間生死事務,保護一地百姓安寧與秩序。
城隍被視為地府與人間溝通的橋樑,並且兼具行政與司法職能。
土地廟位格不如城隍,屬於人間“基層信仰”,人們認為土地能生五穀,是人類的衣食父母,故而祭拜土地!
當然……
廟再小,土地公也是天地敕封的正神,擁有一定的“神權”。
民間傳說中,人死之後要經歷七七四十九天,渡過陰間的十四個關卡才能進入陰間,這十四個關卡每一個都具有特殊的意義,每一關都會對亡魂生前的善惡進行審判和考驗!
對行善之人來說,這是通往極樂的必經之路,對作惡之人而言,這是償還罪孽的開始。
所以人間各民族,不論回、漢還是什麼種族,在人離世之後都有過“七期”的習慣風俗。
而亡魂進入陰間的第一站便是“土地廟”和“城隍廟”。
當一個人的壽命已盡,去世後魂魄便會離體,此時便會有拿著文書的陰差前來勾魂,先帶著亡魂去當地的土地廟報道,土地公會檢視本地的《生死簿》,查無問題後便會在文書上蓋上印章,將亡魂送往城隍廟。
城隍廟是判定生前善惡的第一道關卡,根據亡魂生前的行為城隍會發給亡魂一張黃紙做的路引,蓋上陰司城隍大印!
然而天地封禁,陰陽相隔之後,人間的城隍、土地要麼身死道消,要麼撤回了陰間,所以陰司才會將城隍廟和土地廟建在這一條“生死路”上。
兩座廟宇前,土地、城隍正在躺椅上愜意的休息著。
旁邊,還放著一些陰間特色的瓜果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