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我對不起你們,我走了。”
“紀子,對不起,我失言了,沒有能跟你結婚。”
……
現場的記者們目瞪口呆,完全沒有預料到這個結果。
主席臺上的警務人員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敲著桌子讓這女警官別唸了,可是這遺書也不長,在女警官反應過來之前,她已經唸完了。
此時網路上跟炸鍋一樣,掀起的熱潮幾乎癱瘓了日本的整個網路系統。
【大家看見了嗎?!成田君居然是替罪羊!】
這一條訊息不脛而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火爆網路,日語版、英語版、西班牙語版和華語版的同條訊息分別上線,包攬了幾乎所有社交媒體的頭條新聞。
甚至連很多網站的自動推送都因為大資料影響,被替換成了這條訊息。
“居然是替罪羊?!”
“那不是說,前幾天在荷蘭的那一次質問,根本是有人故意挑事抹黑?!”
“華夏這一次可是真冤!”
“日本XX新聞這一次可是翻車了!”
而日本京都警方官方社交媒體賬號下的評論,簡直是大型事故翻車現場。
他們本來想借機造的勢,都被別人借去了。
“你們不來說說,這個自殺的成田君背後的人是誰嗎?”
“作為警方,你們不應該保護市民不受犯罪團伙的威脅?”
“成田君自殺,根本不是因為被告而畏罪自殺,而是因為被當替罪羊,走投無路才自殺的!”
“他如果不死,你們也會讓他‘被自殺’吧?!”
很快,這一條“被自殺”的回覆,也在網路上瘋傳起來。
要求追查真相,將成田君背後的黑手揪出來的呼聲越來越大,現在連“自殺”這個結論都不能儲存了。
東部某大國的法醫專家們適時站了出來,用採訪、小影片和各種段子向大眾科普自殺和被自殺的區別。
“……這個成田君的死因,從現場圖片來看,有很大可能不是自殺。”
“看表面是切腹,但實際上,是一刀致命。這種情況,自殺的人很難做到。”
“因為自殺的時候一刀致命,他握刀的手會非常緊,因為一刀致命需要很大的力氣,不握緊手裡的刀,找準致命點,是不可能一刀致命的。”
“而你們看日本京都警方釋出出來的這張圖片,成田君握刀的手,其實是虛握的。這種方法握刀,別說對自己一刀致命,就算能割破皮都算我輸。”
“很明顯,成田君是他殺!不是自殺!”
那一個個用動畫展現的小影片就更經典了,甚至被多才的網友們截圖做成表情包,甚至還配上日語,在網上到處傳播。
……
一直關注網路輿情的顧念之這才鬆了一口氣。
手裡把玩著遙控器,對面牆上是一臺曲面掛壁電視。
正播放京都警方新聞釋出會現場亂糟糟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