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藉助葉沙的視野,墨窮再次投放了一次無人航天器。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射中的一定是葉沙看到的月球。
然而航天器卻發生了碰撞,一個巨大的,月白色的屏障成為了航天器的落點。
航天器劇烈摩擦著一個表面,激盪起一陣陣漣漪後,恢復平靜。
“這是什麼!”
航天器撞上的不是什麼月球,而是位於外太空的一面牆。
這面牆投影的是群星,以及只有一面朝向地球的月亮。
“蒼穹背景是個螢幕?”研究員試圖想看出這面牆的材質。
然而墨窮說道:“它像是一層果凍,這顆星球是被包裹在裡面的?”
他們僅透過攝像頭,根本看不出什麼,但去月球,結果撞上這螢幕,毫無疑問說明了不光沒有其他陸地,這個世界甚至連外太空都是假的,白天的太陽,夜晚的星空,統統都是假的。
“如果星空是假的,那麼地表的能量從何而來?”研究員驚異道。
太陽每秒鐘都在給地球提供熱量,沒有真正太陽的輻射,地球是個死寂冰冷的行星。
為能瞭解這個問題,他們讓墨窮不斷地發射各種探測器。
別人的月球車要小心翼翼地開,他們的直接在‘月亮’上狂飆。
因為距離太近,星空螢幕距離地表僅有一千公里,所以這個月亮也是極小的。
他們前後觀察了一整天,甚至試圖鑽破那層果凍牆。
然而他們發現,看似柔軟的果凍,實際上極度牢固,就算是一萬當量的TNT,也依舊只是炸出一陣陣漣漪。
只不過因為爆炸威力太大,漣漪的範圍也更大了,從地表都能明顯觀察到波動,夜空中的星星在晃動,而月亮更是如印在湖面中一樣搖晃。
“我們無法提取樣本,但從觀測資料來看,這是某種超級複合材料,它的分子結構十分牢固,柔韌性極高,能吸收超大的壓力,並且每個地方散發不同的力和熱。有的地方熱傳導率極差,有的地方卻很高!”
“整個星球,包括直到一千公里內的外大氣層,都被包裹在其中。”
“月亮和太陽的畫面位置在運動,結合這顆星球本身在自轉以維持磁場,所以地表的日月更替是完美吻合的。”
“其中太陽那邊在放射熱量,相當於正常地球每天接收太陽能的百分之八十,當扶桑島處於日照面時,放熱功率會高一些,所以地表的環境還是相當適宜的。我有理由懷疑,它還能根據季節來調整。”
“月亮這邊則給予微弱的引力,這引力也剛剛好讓地表有潮汐,但也並不會導致這過於龐大的海洋,出現特大海嘯。”
透過觀察和研究,墨窮他們意識到這個世界最關鍵的東西,就是外面包裹的這一層‘果凍’物質。
這層果凍像是個螢幕,但它卻精妙地維持住了地球的生態,並不僅僅是螢幕的功能。
它本身什麼物理引數完全不知道,因為每一個地方的‘果凍’,所散發的物理引數是不一樣的。
比如星空部分,果凍就像真的太空一樣,偶爾還有宇宙射線放出來,並且把大氣反射的熱量吸走。
月亮部分,真的就擔當起了月亮的職責,近距離給予了地表潮汐力,弱小沒事,對於龐大海洋上僅有一個島來說,這點潮汐正好很安全。
這果凍似乎能模擬自身所顯示畫面的各種屬性,並且不斷地更易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