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一下午,丁佑全都悶在軍管區的會議室裡,跟程海、趙剛和孫天昊他們商量事情。臨江市中心區域目前一切穩定,基地裡多了不少人才,也得好好的加以利用。
而且有件事情已經拖了好久了,那就是林飛躍和範高峰等人的犧牲,為部隊裡的管理層騰出了不少位置。
因為一直打仗,所以前段時間沒有考慮這些,不過現在局勢相對穩定,部隊人員又增加了,這相應的管理崗位可是需要盡快挑選有實力能夠鎮得住場子的人。
那些被授予教官名頭的冰凍人,說實話他們是沒辦法做領導的。丁佑透過觀察,大致知道了他們的問題所在,那就是軍事素養一點沒丟,但是在腦子裡面好像其他的一些能力都被抹去了一樣。
這些人只能聽取命令做做培訓,甚至連做特戰隊都不行,因為他們的行動是機械化的,像是某一種應激反應。如果是做特戰隊,那麼在特殊情況下他們失去了分析判斷能力,根本完不成任務。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人就像是機器人,根據指令完成特定任務,但是讓他們自由行動的話,甚至比不上一些帶有人工智慧的機器。
丁佑比較糾結,不過想想所有的好事也不可能被自己佔盡了,能夠有這些高水平的人做教官,已經是非常好的了。所以也丟掉了心中的一絲鬱悶,跟趙剛他們談論起了部隊新管理層的挑選。
根據基地現有的軍事人員配置,警戒巡邏部隊是750人的編制,其中女性警衛佔到50人。商量後決定將700人的男警衛編成5個連隊,統一成一個警衛營。50人的女警衛編成一個特種加強排,由程海直接管理。
這些女警衛主要是負責保護基地裡一些重要部門機構裡面的女性科研人員和管理者,所以也是很重要的。
而山下新城區的常規戰鬥部隊,把擴建後的兩個火炮營算進去,總人數是4000。丁佑不願意把火炮營拆開太多,仍舊是兩個營,每個營下轄3個火炮連和其他配合部隊。
而剩下3000人規模的戰鬥部隊,參照火炮營的分配法,分成了6個營隊,每營500人。
這樣算下來,包括警衛營在內,一共就有9個營的武裝戰鬥人員。其中火炮部隊2營,常規部隊6營。
這樣就一下子缺了9個帶隊的營長。
下面連隊的負責人比較容易挑,可是這幾個管理幾百人的營長人選就不是那麼好選的了。丁佑和程海、趙剛等人商量下來的意見,就是防務技術協會的委員盡量不加入到第一線。
比如趙剛,丁佑打算讓他做常規部隊的旅長,按現在的人數也只能做旅長。而孫天昊則是副旅長。趙剛分管2個火炮營和2個常規戰鬥營,而孫天昊的話則分管4個常規戰鬥營。
至於程海,雖然也是防務技術協會的委員,但是丁佑還是讓他分管警衛營,這可是關繫到基地內部安全的重要崗位,給別人的話不放心。
別看程海只是個營長,而趙剛他們是旅長,可警戒巡邏部隊和常規戰鬥部隊全受防務技術協會的鉗制,而且內部架構也參照了深藍星基地的最高議事會,丁佑在裡邊也有一票否決權。
跟程海和趙剛他們都是過命的交情了,丁佑自然不會擔心他們會叛變。真要叛,人家拆了感應晶片後早就跑了。
現在的任務就是要如何挑選各營的營級管理人員,隨便挑那是絕對不行,這就涉及到了多方的考核。
很多事情,四個人閉門談也談不成什麼來,丁佑幹脆建議召開臨時的最高防務技術會議,反正部隊改革最終都需要防務技術委員會批準,當然也要邀請其他委員參加。
隨著林飛躍和範高峰的犧牲,雷達站的嚴良才老教授也被邀請加入了委員會,他不光是基地議事會的委員同時也是防務委員會的委員,責任可是重大。
而肖漢也因為出色的武器專業知識和不錯的戰士中群眾基礎,得以替補進入了防務委員會。
丁佑、程海、趙剛和孫天昊本就是委員會的成員,這樣7個人就只有1個人還沒提了。
“老趙,派人通知秦誠來開會!”
丁佑口中的秦誠,應該算是深藍星基地部隊裡的佼佼者。很多人戰鬥水平高,但是他的管理技巧不足。讓他做領導非得鬧出亂子來,而有些人不光是戰鬥水平高,而且也懂的管理善於學習,能夠很好的處理戰友之間的關系。
這樣的人就是丁佑需要的,而且秦誠本來也在戰士們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加上年紀要比趙剛和孫天昊都要年輕些,所以早前就在軍隊內的內部推薦上被推選為防務委員會的委員之一。
這次常規戰鬥部隊裡面的8個營,有一個營長的位置肯定就是為他留的。
很快,得到通知的人員都來到了山下軍管區的地下作戰指揮中心,圍著一張圓桌開起了討論會。
與會的人裡面不光有能在前線沖鋒陷陣的幹將,也有老成持重的嚴良才老教授,加上經驗豐富的肖漢,眾人一番熱烈的討論,倒真是把選拔部隊管理層的辦法想了出來。
不光是戰鬥技巧,連平時的個人思想也納入考核。而末世裡的部隊嗎,自然需要實戰來檢驗。因為很多時候一個戰士究竟勇猛不勇猛,激靈不激靈,在訓練場上看到的不一定全面,還得放到真正的戰場上去鍛煉。
而丁佑現在,正好就有一個真正的戰場可以提供出來,那就是躲藏著幾十萬喪屍的臨江市中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