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丁佑就在想,如果自己有這麼一批晶卡,光是從超市空間裡拿糧食,都可以供整個基地所有人吃上個一年半了。
當然,高科技種植培育倉是一次性投入,以後維護起來只需要一點人力和一些營養補充劑就行,可以長期使用。
可不管怎樣,現在自己缺少晶卡,如何解決晶卡問題才是最關鍵的。
可要從什麼地方才能獲取大量的晶卡呢?
指望物資交易區的交易,那個量實在太少。
所以這樣的話,有極大可能隱藏著巨量喪屍的市中心,就是繞不過的坎!
按照基地現有的軍事人員數量,去市中心範圍搜刮喪屍晶核,在安全上面並沒有十足的把握。特別是知道不遠處還有潘五等危險分子埋伏著,而且基地裡的雷達也無法提供遠距離的支援。
可困難再大,也不能坐以待斃,不出擊就得活活餓死,丁佑怎麼忍心再看著自己手底下將近兩萬人重蹈以前地下避難所的悲劇。
主動出擊吧,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
安逸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除了年初一的那事,往後的幾天還算風平浪靜。而年初八的到來,則徹底為新藍星基地的發展揭開了新篇章。
在大年初八的淩晨時分,有心的居民就會發現,他們戴著的b手環上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消費統計程式模組。每個人之前在試執行期工作勞動獲得的消費點數全部記錄在裡邊。
而主基地、第六街區和山下東區新城的有關店鋪,全部投入消費點數的統計裝置。以後吃飯購物,全部用消費點數進行核算,這跟末世前的刷卡或者無線支付差不多了。
一些看到自己手環上點數較多的居民,心裡邊開心的很,點數多就意味著可以採購的物品也多。
而那些手環上點數較少的居民,則是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工作,爭取多賺消費點數,為改善自己的生活努力。
這是一種良性的促進,不過對於丁佑來說,目前則是為自己新增壓力。
因為有了消費點數,居民們可能一次性購買較多的商品,相對來說整個基地的備貨壓力也要比定量供給的時候大的多。
為了防止搶購潮的出現,最高議事會聽取田漢秋帶領的資産管理工作組的建議,前期規定每個居民單日只能購買最多未來三天總的食物量,且三日內不得重複購買。
畢竟現在全基地的備貨量還沒大到可以讓居民們敞開了購買的時候,而且很多購物習慣,也需要官方引導。
只有讓居民們安心,讓他們相信深藍星基地可以長治久安,這樣才能使得他們不會為了防止物資短缺而一窩蜂的囤積貨物。
因為新制度的推出,整個基地的生活形態發生了改變。基本向著末世前正常的人類生活秩序方向靠。
無論有沒有家庭的,每個居民都擁有自己的工作崗位,除了那些年紀大的和還在學校接受教育的孩子們,其他人都是早晨去工作,傍晚下班後去菜市場買菜回家做飯。
當然,因為前期消費點數獲得的難度不小,出於節約考慮,有不少家庭還沒有打算在自己家中做飯做菜,畢竟能源和水資源的消費也開始計費。
不過還是有一些意識超前注重家庭生活氛圍的人家提前嘗鮮,所以基地裡對外付費供餐的食堂,工作壓力也有所減輕。
試執行了兩周,總體反饋還不錯,有些出現小問題的地方,也有專門的團隊負責改進。
而丁佑也沒時間耗在基地的內務工作上面,畢竟隨著生活秩序的正常化,他現在急切的需要補充能量晶卡。
要不然這樣的好局面可是維持不了太久。
丁佑也想過讓基地裡的居民們自力更生,鼓勵他們外出在周邊尋找自留地。可是這個想法目前不成熟,因為想要種植可靠的食物,沒有高科技的種植培育裝置是沒辦法實現的。
而每個居民要保證自己的自留地能夠穩定的提供口糧,那麼換算下來每個人需要差不多20平米的種植區。搭建裝置的話就需要440千克左右的裝置材料。
雖然單個的從超市空間裡取,也就440能量點數,可萬一種植培育裝置賣的太便宜,全基地一窩蜂的購買,那就又回到了老問題,丁佑沒有那麼多能量點數允許他從超市空間裡往外拿貨。
而且這樣做也會影響基地的凝聚力,等每個人都能夠依靠自己就保障了食物供給,誰還會為基地做貢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