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一致的二人,共同署名了一份精短簡要的文書,親自呈給了族長。文書中以學生的身份,向族長諫言,應當鼓勵族人分散到大陸各處,並拋棄已有的技術裝置,讓族人跟隨已然開始孕育蓬勃新生的星球的步伐,用雙手與雙腳,重走進化之路。
但二人未曾想到,族長竟對此建議持堅決否定的態度。他給出的理由很簡單:尤同其追隨者如今仍在外界,而在族長眼中,尤等人已然被歸為異類,是一個對本族生存最大的威脅。族長認為,眼下擴大徙居所的規模,會比分散族人更為穩妥。
伊耆和裡希獲知此訊息後,頓時大受打擊。在他們的記憶中,作為二人恩師的族長,這還是第一次如此堅決地反對過一件事,也不應是如此膽小之人。且尤已經消失了數十載,陸地廣闊,相遇的機會又何其渺茫,更不用說威脅了。
如今的二人,早已按耐不住內心對徙居所外廣闊天地的希冀與渴望。受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他們不斷的勸道與遊說下,短短一月內,竟有三成的族人收到感召,自願隨二人前往別處,重新開始寒耕暑耘的簡單生活。
他們如此行事,本是想以民意為由,再次向族長請命。可誰料,族長知曉此事後勃然大怒,並聲稱二人此舉等同於叛亂,下令將二人下至牢中。隨後僅隔不到一天,族長便向全族通告,需遵族中法度對二人進行懲戒。
族長稱,判族乃是重罪,但每每念及伊耆、裡希二人乃自己愛徒,先前又對全族有救命之恩,他心有不忍,欲網開一面,免除二人死罪。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族長宣佈自己立時同二人斷絕師徒關系,並將二人逐出徙居所,永世不得歸還。
伊耆同裡希對這一結果早有準備。二人心中對老師仍存敬意,便平靜地接受了族長的這個決定。他們此時已經急切想要進入徙居所外,開闢新的天地。對其餘的流言蜚語,謾罵懲罰,均不以為意。
二人被驅逐的命令發布後,族內卻仍有兩萬餘人決定跟隨二人離開。民心所向,族長便也只得應允。二人對此頗為感動,便盡可能帶上了數千物種、日用工具、細軟與一枚廻魂罍,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離開了徙居所,向東前進。
在他二人與追隨者的細心照料下,他們帶出徙居所的數千種動物,被散佈到了沿途的各處,並逐漸發展出了天上飛、水中游、路上走的各種新分支。而沿途各處氣候適宜之地,也依族人意願,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定居點。裡希估算,此時大陸上的動物種類,應已達數萬種之多,他們成功地讓倖存下來的動物,發生了進化史上前所未見的提速與繁榮!
時光荏苒,伊耆同裡西向東越過一片廣袤的海峽,來到了東方的一片廣袤平原上。這片肥沃的土地西高東低、河汊密佈、陽光和煦、雨水充沛,整片大地東臨大海,北接冰原,四季分明。二人當即愛上了這片土地,並決定在此定居下來。
他們將自己的所有心血都傾注在這片土地上,並將這片土地稱為“中原”。
而在這一路上,他們所帶出的行李細軟、日用工具等物,早已在風雨中破損丟棄。隨後的衣食住行,都取之於大地。為了生存,他們逐漸學會了生火取暖之法,還習得了磨製骨針、打製石刀、剝皮為衣、搭木為巢的各項生存技能。更是尋到了方法,利用新大陸的泥土,燒制各種日用器具。
定居後,定居點的規模逐漸壯大,他們很快便住進了木質小屋,想辦法成功冶煉出金屬,所有一切,都向著伊耆和裡希所期望的方向發展著。
定居後的某天,伊耆忽然來尋裡希,說是要送給她一份禮物。
裡希攤開雙手,卻看到自己的手心上放著的,竟是在舊紀元的造星廠內,便早已丟失的那種純淨潔白,而又堅硬如斯的物質!她原本想將這材料,依照自然的外形打磨成一枚圓環與一枚圓珠,當做身上的飾品。可誰料,災變來得太快,天柱傾倒後,這兩樣尚未打磨完成的物什,便不知丟到了何處。沒想到,竟是被伊耆撿了去!
伊耆道,自己幾次蒙裡希救命,為了感謝她,他替她完成了無意中撿到的這枚飾品。此物他是在天柱傾覆之時撿到的,隨後便一直淡忘,放到了徙居所的角落中。直到自己改換了身體,嘗百草中毒之時,才又從房內翻了出來,便決定替裡希完成此物,作為報答。
這兩樣物什堅硬異常,他打磨了數年,磨壞了無數砂輪,才終得完成。其後,他又在其中鑲嵌了生物磁極,兩物經人手觸碰,便可借人體的生物能吸附在一起。此時,他以此傾注了心血之物,鄭重其事地向裡希說出了多年的愛慕之情,並請求她能夠嫁給自己。
裡希登時漲紅了臉,她早已對伊耆暗生情愫。伊耆終於開口,說出了她一直羞於啟齒的話,讓她登時覺得無比幸福感動。
“伊耆……若是有天你我二人不得不分開,我們便以此二物為信物,除非時間走到盡頭,否則定要再次相聚,好嗎?”
“好,一言為定!”伊耆將裡希擁入懷中,二人久久依偎在一起。
當日,二人隨後便立刻宣佈結合,自此之後以夫妻相稱,以天地為證,誓要莫失莫忘、莫離莫棄。恪守平淡務農,崇敬自然的生存之道。
如此一晃便,又過去了數萬年。